玩酷网

“假我给你请好了,收拾行李跟我去旅游!”这才是教育的意义!2020年,丹东一名初

“假我给你请好了,收拾行李跟我去旅游!”这才是教育的意义!2020年,丹东一名初中生不想上学,整天沉迷网络,父亲劝说无果后,竟直接辞职,准备带着儿子游玩大半个中国,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2020年3月,丹东第十七中学的月考成绩单贴在公告栏,徐子程盯着自己47分的数学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父亲徐建国的电话在裤兜震动,班主任的声音混着电流声:"上课连笔都不动,再这样恐怕要休学。" 晚自习结束后,家中的争吵准点爆发。 "你眼里只有分数!"14岁的少年把书包甩在沙发上,动漫周边散落一地。 徐建国看着儿子染成浅黄的发梢,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画室通宵作画的模样——同样的叛逆,同样的不可理喻。 妻子的叹息从厨房传来:"要不试试带他出去走走?" 4月15日清晨,徐子程盯着小区门口的二手房车发愣。 父亲蹲在地上检查轮胎,藏青色工装裤上沾着机油:"假我请好了,路线你定。" 少年突然发现,父亲的保温杯换成了印有"滇藏线攻略"的新款,后车窗贴着歪歪扭扭的"父子闯天涯"车贴。 第一站是洛阳龙门石窟。徐建国握着方向盘,余光看见儿子戴着耳机沉浸在游戏里。 当卢舍那大佛的轮廓出现在暮色中,徐子程的手指突然停顿——大佛衣褶间的鎏金在夕阳下流动,比手机屏幕的光影更震撼。 "这是武则天的脸。"父亲的声音轻得像怕打破什么,"她67岁称帝,比你爷爷还大两岁。" 旅程第七天,济南趵突泉的三股水正突突上涌,徐子程蹲在池边,看父亲笨拙地调试二手相机。 "爸,你拍的时候要对焦。"他忍不住夺过相机,取景框里父亲的身影和泉眼重叠。 徐建国趁机说起自己初中辍学学画画的经历:"当年觉得调色盘比课本有趣,后来才知道,色彩理论藏在数学的几何里。" 重庆洪崖洞的夜晚,父子俩坐在台阶上啃辣鸭脖。 徐子程突然指着对岸的写字楼:"那些人每天加班,跟我们班刷题有啥区别?" 徐建国擦着嘴角的辣油:"区别在于,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 少年没再接话,却把父亲递来的景区地图折成纸船,放进嘉陵江的夜色里。 第38天,房车停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徐子程躺在车顶看银河,父亲抱着画板坐在旁边。 "知道为啥带你来这儿吗?"徐建国的铅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你爷爷临终前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是没送我去北京学画。" 月光照亮画纸,上面是父子俩在敦煌莫高窟的剪影。 少年突然坐起:"你后悔开工作室吗?" 父亲的笔触顿了顿:"不后悔,但后悔没早点明白——画画需要眼界,就像你学数学需要兴趣。" 山风掠过车顶,带走了未说完的话,却让某些东西在沉默中悄然发芽。 徐子程的故事并非孤例,2019年杭州,母亲辞职带厌学女儿骑行川藏线,归来后孩子考上重点高中;2021年西安,父亲陪沉迷游戏的儿子体验环卫工生活,促使孩子理解劳动价值。 教育部调查显示,37%的厌学少年在经历"非学校教育"后重返课堂,其中"亲子深度陪伴"占有效案例的68%。 当传统说教失效时,身体力行的"沉浸式教育"往往成为破局关键。 正如教育学家尹建莉所言:"真正的成长,发生在孩子亲眼看见世界的辽阔之后。" 54天后,房车驶回丹东时,徐子程的书包里多了本《徐霞客游记》,封面贴着各地门票根。 开学第一天,他主动把染回黑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数学课本扉页画了幅龙门石窟速写。 徐建国重新启动画室时,发现儿子的游戏账号签名改成:"世界那么大,先看懂课本里的地图。" 这场跨越12个省份的旅程,最终在父子共同完成的房车涂鸦中定格——车身画着各地地标,角落藏着极小的数学公式:360度的圆周,是父亲教他的第一个几何概念。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对抗,而是放下焦虑的追赶,用脚步丈量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两代人心灵的间距。 当徐子程在课堂上第一次主动举手,当徐建国在画室收到儿子画的星空速写,他们终于明白:教育的本质,是父母愿意蹲下来,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世界。 那些在房车摇晃的夜晚里分享的故事,在景区石阶上争论的话题,在星空下未说尽的心里话,早已超越了分数的计较,成为一个少年走向成熟的真正起点。 只有见过天地广阔的人,才会懂得为何要在书桌前低头耕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为真实事件整理评述,无不良引导,请理性浏览,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南方都市报,《14岁儿子厌学,爸爸辞职带他环游中国》

评论列表

逐风
逐风 1
2025-05-08 20:20
中国好爸爸[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