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戴凡郑亮)5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
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竞赛项目分为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计三类、19个项目。
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11个赛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等,这些项目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三类、6个项目。其中,工业场景包括: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医院场景包括药品分拣与分装,酒店场景包括迎宾与清洁服务。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外围赛事则为机器人提供表演展示舞台。通过非人形机器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比赛,展示机器人的各种性能,同时还可以安排人机互动体验。
此外,参加本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机器人应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一)参赛机器人是参赛队自研或采购的机器人。
(二)机器人是一个独立整体,不得分离为多个子单元,或是用软缆连接的子单元,不得在比赛场地内设置标记物。
(三)机器人应具有躯干、上肢、双足,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为身体高度的40%-70%。其中,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轮式或双足式。
(四)机器人应自备能源,但不得使用具有危险性的任何能源。
(五)机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其中,手动遥控(包含半自动),只能采用无线遥控方式,由操作人员在指定区域进行遥控指挥;完全自主控制,除发送开始指令外,计时阶段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全程由机器人自主完成。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比赛项目的控制方式,必须是完全自主。
(六)比赛期间的网络由各参赛队自行提供。
张华介绍,本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确定的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度参考人类体育竞赛项目,展现现阶段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二是紧密结合人类生产生活,探索机器人实用化场景。三是设置了外围赛事,为机器人提供表演展示舞台。同时张华还表示,借助体育赛事,展示现阶段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水平和下一步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赛事的表演性、观赏性,是设置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时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