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4年,热恋中的女飞行员,被派往西北执行绝密任务,结束后回家结婚。可是怀了2

1964年,热恋中的女飞行员,被派往西北执行绝密任务,结束后回家结婚。可是怀了2次孕,都流产了,她没在意。没想到领导却非常重视:一定要让你生下孩子!

张连芳是新中国第二代女飞行员,曾两次驾驶飞机追逐“蘑菇云”。

她曾经亲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执行任务前,她曾拍下“遗照”。

1956年,张连芳高中毕业,因为成绩优异,她当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公派到苏联留学,或者到空军当女飞行员。

张连芳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进入江苏徐州空军航空预备学校,张连芳努力学习知识,以至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不再受人家欺负。”

1958年底,张连芳被分配到郑州运输机部队工作。

由于技术过硬,聪明好学,她很快成了领航员。工作第二年,她便立了一次三等功。

1964年年初的一天,张连芳和同事被领导安排一项,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的绝密飞行任务,不仅危险,而且时间还很长,地点是新疆的03号基地——马兰机场。

安排好任务后,张连芳被单独留了下来,因为她是唯一的女同志,领导想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此时的张连芳就像当初坚定的选择当飞行员一样,毫不犹豫地接受这项任务,她向领导表态“没有困难,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临走之前,张连芳和热恋男朋友在领导的安排下见了一面,由于两人都是飞行员,深知彼此任务的保密性,她不说他不问,两个人相视无言,唯有泪千行。

见面的时间到了,分别时,只有一句“保重”。

出发前,机组成员们还一起拍摄了一张证件照,这也是她当时仅存的一张高清正脸照。

虽然大家不说,但其实心里都清楚,这是以防执行任务牺牲后给我们用作遗照的。

面对镜头,张连芳笑得十分坦然。

张连芳到了基地才知道他们机组的任务,就是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相关的空中服务。

张连芳深知这项任务有很强的核辐射,她还没有结婚生孩子,不过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要她性命,她也会圆满完成任务。

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淡水,米和馒头都是黄色的,吃起来是咸的,水喝起来又苦又涩,用这样的水洗脸就像被马蜂蛰过一样疼。

他们住的都是帐篷,张连芳是唯一的女同志,如果单独住会有危险,她就和机组的男同志住一个帐篷,中间挂一床棉被,厕所也是用席子围起来的。

这里不仅生活条件艰苦,大西北的飞行环境更是异常复杂,但张连芳却做到了,在长达10个多月的飞行中,她创造了零误差的奇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前沿总指挥张爱萍副总长把张连芳和机长叫到他的帐篷布给他俩下达具体任务。

为了完成任务,张连芳她利用一切技术手段,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测量,反复计算,,落地后又进一步复算核对。

1964年10月16日,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在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了完成采集各高度层的放射状微粒,张连芳和机组成员紧急升空,围绕着蘑菇云一圈一圈地盘旋上升。直到飞机上升到极限高度5200米时,张连芳才引导飞机脱离。

完成采样任务后,张连芳机组按计划到哈密机场降落。

防化兵战士立即检测飞机和机组成员受沾染的情况,检测结果张连芳受沾染最重。

几天后,张连芳到03号基地执行任务,和一个女同志丁志玲住在一起,第二天丁志玲发现张连芳的枕头上有大把的头发,她哭了。

张连芳却笑着安慰她:“没事儿,我的头发多,掉点儿没关系。”

其实,她早就知道,因为她的例假已经没有了。

经过这次任务之后,张连芳被记二等功。

1965年国庆,张连芳和张文波结婚。

但是婚后,她连续怀孕两次都流产了,而且还都是四个多月流的。张连芳并没有重视。

不过领导却找张连芳谈话:“你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作出了重大贡献,沾染了放射性物质,组织上一定要治好你的病,一定要让你生孩子……”

后来,张连芳被送到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做全面检查,经过吃药和锻炼,张连芳终于怀孕了。1968年,她生了大女儿,1970年,生了二女儿。

有了孩子后,张连芳又继续飞行了13年。直到1984年,她在蓝天翱翔了30年,安全飞行3800多小时。

张连芳退休后,除了退休金之,她还享受国家发给“两弹一星”人员的营养补贴。她患辐射性白内障后,军队有关部门还给她颁发了“伤残军人证”。

晚年的张连芳把她的战备包交给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战备包里有从军过程中穿过、用过的飞行服、日记本等物品,还有象征一生“荣耀”的军功章等。

张连芳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敬佩,她是中国航空事业的一面旗帜,也是女性力量的象征。

张连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她是真正耀眼闪亮的明星,她是名副其实的“蓝天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