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元,相当于现在的21万左右。他的工资养10个老婆都

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元,相当于现在的21万左右。他的工资养10个老婆都没有问题。然而当别人叫他纳妾时,他却厉声地说道:“我是修铁路的,不但不能出轨,更不能纳妾”。

这句话一出,不知道有多少女人羡慕詹天佑的妻子。

詹天佑曾说:“菊花盛开,贤妻娇子,事业、家庭双丰收,我詹天佑此生‘有菊万事足’。”

这是他曾经妻子说的话,尽显他对妻子的疼爱。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

小时候的詹天佑除了喜欢读书之外,还喜欢做一些手工,常用泥土捏成机器模型玩耍。

当时詹家有个好友叫谭伯邨,他经常在外做生意,每次回到广州时他都会去詹天佑家里。

谭伯邨看到詹天佑对机器很感兴趣后,就经常捎一些工程画报给他,这更加激起他对机器的兴趣了。

1871年,詹天佑因家境困难辍学了。但与此同时,他们得到谭伯邨带来的好消息:政府要选送一批孩童官费留洋学习科技,学习条件极其优厚,几年后回国,必受重用。

詹天佑的父母却很犹豫,他们担心詹天佑年龄太小,不会照顾自己。

没想到,谭伯邨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只要你们让天佑出国留学,我就把我的四女儿谭菊珍许配给天佑为妻,这下你们放心了吧!”

就这样,詹天佑参加了选拔考试,并于1872年8月顺利去了美国读书。

1881年,詹天佑回国。

六年后,也就是詹天佑26岁时,与刚满19岁的谭菊珍举行了婚礼。成家后,在夫妻二人相处的过程中,詹天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过必在夫”。

婚后不久,詹天佑被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从此,铁路修到哪,他们的家就搬到哪,他们的8个孩子也在不断搬家中陆续出生。他们的八个孩子分别出生于直隶的林西、山海关、锦州、北京以及广州五地。

每段铁路完工,谭菊珍就得收拾家当,拖着一群孩子跟随詹天佑搬到下一个目的地。

不过经常辗转的生活并不影响詹天佑对妻儿的关爱,他总能在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们读书写字,既威严又慈祥。

直到1912年,詹天佑被聘为粤汉铁路的会办,一家人最终在汉口得以安定下来。当时政府给詹天佑的月薪更是高达一千两,相当于现在的21万,这在当时的人均收入极低的旧中国,是非常罕见的。

年薪数百万的詹天佑可谓是春风得意,事业有成。

都说男友有钱就变坏,可是詹天佑却是个例外。

当别人提议他纳妾时,他却断然拒绝。他厉声喝道:“我是修铁路的,不但不能出轨,更不能纳妾。”

在詹天佑严厉的外表下,他对自己的妻子却有着不同的一面。

詹天佑不但自己对妻子忠贞,还教育下属也要这样,如果听到哪个下属和老婆吵架,他一定会狠狠的教育,哪怕下属再有才华,但只要对不起妻子,也会遭到詹天佑的开除,因为在詹天佑看来,对妻子不好的男人,品行一定有问题。

据说,在他的带领下,京张铁路职工的大多数夫妻和睦,打架、拌嘴的很少。

由于詹天佑的工作需要经常在野外勘探,这让妻子跟着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妻子吃饭慢,稍一不留神,饭菜就凉了,为了能让妻子吃上热饭,他专门请人为妻子打造了一个可以保温的饭盒,每天将饭菜放在里面。

谭菊珍名字里有菊,她特别喜欢菊花,詹天佑知道妻子的喜好,所以他们不管搬家到哪里,院子里必须种有菊花,只要是好品种的菊花,不管什么价,他都要设法买回家给妻子。

爱是相互的。

谭菊珍对丈夫对自己的好很是感动,所以只要身体允许,她都会尽量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让丈夫分心。

然而这对相爱的夫妻,很快就分离了。

1919年,詹天佑因为心脏病和疲劳过度逝世在汉口。

当时谭菊珍正患肺病,丈夫的离去令她痛不欲生,但她记着詹天佑的愿望,扶灵北上,带着全家迁居北京。

七年后,谭菊珍也追随他而去。

一生一世一双人,詹天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温暖而忠诚。

在婚姻中,没有单方面的付出,也没有永远的索取,是双方共同经营的。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婚姻更加美满和幸福。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家庭中,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