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车耀先被敌人打碎颅骨,战友以为他死了,便脱掉他的衣服,丢进弹坑,就地掩埋。没想到一天后,一农民竟然发现他还活着。
1894年,车万先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灌口场的一个贫苦家庭,原名车华荣。由于家庭贫困,14岁就被家人送到商号当学徒。车耀先非常聪明,做起事来认真又踏实。商号的老板一家人都非常喜欢他。
不久之后,老板发现车耀先和对面店铺的黄姑娘来往比较密切,作为过来人,他很是明白,为了留住车耀先,他觉得撮合两人在一起。
就在车耀先满心欢喜的等待时,他却得到老板带来的消息:黄姑娘已经被父母做主许配给人家了。车耀先很是失望,一连几天都浑浑噩噩的。
这时候,辛亥革命突然爆发了,车耀先顿了顿精神,决定放弃儿女情长,参加革命,投入到护国战争中。
在战场上,车耀先表现出色,不怕牺牲,再加上他曾经读过两年书,上级对他很是赏识,就提拔他为连长。
当车耀先升职的捷报传到家乡时,车母非常高兴,高兴之余,母亲开始担忧起儿子的终身大事了。
车母去向车耀先曾经做学徒的商号老板娘寻求帮助。老板娘把车耀先喜欢黄姑娘的事情对车母说了,并且说黄姑娘品行不错。遗憾的是黄姑娘已经许配人家了。
无巧不成书,就在车母准备悻悻离开商号时,她听说黄姑娘之前许配给的人家因为破产无钱娶亲就把两人的婚事退了,这对车耀先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1918年,车耀先和黄姑娘结婚,并给她改名黄体先,还把她送去读书。婚后不久,车耀先就回到了部队。
1923年的一天,车耀先在一场战斗中头部被子弹击中,颅骨几乎被打碎。他的战友误以为他已无生命迹象,便匆忙地将他脱下衣物,丢进了一个弹坑,草草掩埋。
没想到车耀先命大,他并没有死。他虽然被打中了头部,甚至他的颅骨也是当场就被打碎,但是因为子弹只是打穿了颅骨,对于内部的大脑组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好在战友并没有把他埋得太深,他苏醒后感觉浑身疼痛,他用力把手伸出土外,被路过的老农救了起来。
黄体先知道丈夫起死回生后很是激动,她赶紧来到丈夫的身边照顾他。最终车耀先康复了,但是由于处理不及时,有一些弹片留在了脑子里,对神经组织造成了损伤,导致车耀先的右腿没办法行动,他自然是无法留在部队了。
后来,车耀先就带着妻子去了上海开了一家“努力餐”的餐馆。名义上是餐馆,实际上是地下共产党员的联络站。
车耀先以餐馆老板的身份,掩护地下党员的活动。在这里,他制定了与党内联系人的暗号——“来一菜一汤”,代表着白油豆腐和花生菜汤。只要对得上暗号,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免费吃饭。每当有人报出暗语,车耀先都会将人带进包间后,亲自在门口或前台放哨,为同志保驾护航。
在这个小小的餐馆里,车耀先设宴招待了包括沈钧儒、邹韬奋在内的多位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车耀先的行为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了,有特务拿这个店的招牌找茬,问车耀先为何店名要叫“努力餐”,套餐要叫“革命饭”?
车耀先只说了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孙先生的话,你们有什么意见?”
特务们被怼得哑口无言。这次他们放过了车耀先。
1940年,特务们借着暴徒们抢粮食的机会把车耀先抓了起来,他们给车耀先安了一个策划抢粮的罪名。在狱中,特务们对车耀先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但是他都没有透露出半个字的有效信息。
在被关押的六年时间里,车耀先和难友们一直坚持斗争,并在狱中成立临时党支部。车耀先还利用管理监狱图书馆的机会,在狱中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四川军事史》及一部未完成的自传。
1946年8月,这位曾在战场上经历过死神考验的革命者,倒在了国民党的刑具下,带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信仰,离开了人世。
车耀先离世后,妻子黄体先继承丈夫遗志,投身公益事业。她拒绝了政府发放的抚恤金,她把餐馆无偿捐献给了政府,自己重新盘了两个小铺子做小生意,维持生活。
1954年,黄体先与世长辞,这对革命夫妻最终合葬在一起,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车耀先和妻子成了革命的先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革命的真谛,他们用坚持和信念铸就了奇迹。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的事迹一直都会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