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7月,袁世凯去世六年后,在袁世凯老家河南彰德的大院里,出生了一个女婴,取名叫袁迪新,小名“织姑”。
袁迪新的父亲是袁家鼐(nài),母亲是段式巽(xùn)。段式巽的母亲是袁世凯的义女张佩衡,袁家鼐是袁世凯的侄孙,两人从小指腹为婚。
段式巽比袁家鼐早生下来一个月,敢哭敢叫性格泼辣,袁家鼐个头矮小老实乖巧,整天跟在段式巽后面喊她小表姐,以至于两人结婚后,袁家鼐对段式巽还是言听计从。
婚后不久,袁迪新就出生了。由于段式巽不堪忍受生育的痛苦,她决定就要这一个女儿,之后不再生了。所以,袁迪新尽管是个女孩,但是她依然备受袁段两家人的宠爱。
后来,袁迪新住到了天津外祖父段祺瑞的家里。外祖父对她非常疼爱,给她请教书先生,给她买很多花鞋子花衣服,功课做得好的话还会奖励一块银元。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可以说袁迪新从小到大没有受过委屈。
长大后的袁迪新出落得花容月貌,追求她的人排成队,但是她心中只有自己的表哥段昌义。说是表哥,其实两人并没有血亲关系,段昌义是袁迪新舅母姐姐的孩子,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抛弃了,袁迪新的舅母收养了他。
袁迪新和段昌义从小青梅竹马,再加上段昌义自立自强,出类拔萃,长大后的袁迪新对他情有独钟,而且段昌义也非常喜欢这个有情有义的小表妹。因为在所有的孩子里,只有袁迪新最同情这个表哥,经常和他一起玩。
后来段昌义考上了南开大学,袁迪新也去了上海震旦女子学院,和他分隔两地,两人靠书信来表达思念。
袁迪新本以为在表哥毕业后,两人就可以结婚了。但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母亲段式巽在一次牌桌上就把她的婚姻大事给定了。男方姓徐,比袁迪新大10岁,说是年龄大的男人知道疼老婆。
此时的袁迪新虽然不愿意,但是母亲的强势不得不让她辍学与姓徐的结婚。
段昌义知道后,痛不欲生,最终他想见一面袁迪新的要求也没能实现,他一气之下去参军了。
然而,袁迪新的婚后生活并没得到丈夫的疼爱,丈夫反而把她的嫁妆钱花干花净,还动不动就训斥袁迪新。在娘家从来没受过的委屈,袁迪新在丈夫这里受够了。
抗战时期,丈夫把袁迪新母子三人扔在重庆,自己一个人去了美国。不久后,袁迪新收到了丈夫的离婚协议书。
后来段昌义听说袁迪新的婚姻状况后,他想带她和孩子们一起走,但是被袁迪新拒绝了,她觉得现在的自己根本配不上表哥。
丈夫主动提出离婚并没有让袁迪新难过,她反而觉得是一种解脱,这么多年他除了花光自己的嫁妆钱,她并没有得到过丈夫的疼爱。
离婚后不久,袁迪新就和一个普通的职员结婚了。此时的她已经穷困潦倒了,为了结婚她卖了自己唯一的首饰。婚后,袁迪新当了几十年的中学英语老师,直到1979年才退休。
晚年的袁迪新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虽然日子清贫,但是她却感到满足。
袁迪新童年时享尽的荣华富贵,但是长大后迫于母亲的强势,她受尽了委屈。只能说袁迪新有这样的母亲,是她的幸运同时也是她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