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魏忠贤把李成妃幽禁在长春宫内,要饿死她。15天后,太监打开宫门准备收尸,只见一个女人正坐在镜子前梳头。太监颤抖地问:你是人是鬼?女人慢慢转过头看着他,答道:来,你们凑近了看,我是人是鬼?
1626年,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在后宫多年,与魏忠贤一起把持朝堂内外,致使大明后宫嫔妃人人自危,全都生活在此二人的淫威之下。
话说,当时明熹宗有位张裕妃,是当年同张皇后一同册封的妃子,曾经受宠一时。
后来因为魏忠贤和客氏在后宫飞扬跋扈,作风不端,张裕妃对他们甚是鄙夷,不肯对他二人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因此双方交恶。
这年,张裕妃因与明熹宗感情甚笃,怀上龙胎,让张裕妃的后宫生活更上一层楼。
心胸狭窄,善于嫉妒的客氏不满张裕妃对自己的无视,见她如此风光,心中更是不忿。
于是,每次见到明熹宗,客氏都要在他面前诽谤一番。说这张裕妃素来品行不端,常有传言说她有外遇。
明熹宗本来就耳根子软,又对母乳深信不疑,见她说得有模有样,心中也开始对张裕妃生了提防之心。
后来,客氏索性怀疑张裕妃腹中的孩子不是明熹宗的,这让熹宗大怒,直接把张裕妃打入了冷宫。
客氏见构陷成功,便矫诏把张裕妃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驱逐出宫,把已经怀孕数月的张裕妃一个人锁在冷宫里。
期间,她还免去了张裕妃的膳食、水火,挺着大肚子的张裕妃在冷宫院子里忍饥挨饿,几天就饿得起不来床了。
当时正值雨季,张裕妃饥渴难耐,就强撑着身体挣扎着爬到屋檐下张嘴接屋檐滴落的雨水喝。可是在她想再爬回去的时候,已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再也爬不动了。
大雨滂沱,张裕妃在大雨中哀嚎数声一命呜呼了。明熹宗得知消息,非但没有哀伤,反而下诏革去张裕妃的封号,将她如普通宫女一般,扔到静乐堂给烧了。
有了张裕妃的前车之鉴,后宫佳丽对客氏更加愤恨,嫔妃之间也多生了兔死狐悲的情分。
其中,关系最好的当数范慧妃和李成妃。范慧妃入宫后,先后为明熹宗生下皇长女永宁公主和皇次子悼怀太子,因而一路从慧妃荣升皇贵妃,明熹宗曾宠爱一时。
然而,两个孩子命运多舛,先后早夭,使得范慧妃也瞬间失宠,被明熹宗冷落一旁,后宫生活异常艰难。
偏巧此时,明熹宗宠爱的妃子是李成妃,刚满19岁。她本是后宫内库官员李谦之女,生性机敏,性格仗义。
天启三年,因生下怀宁公主被封成妃,常年居住在长春宫。
后来,怀宁公主幼年夭折,李成妃因此失宠,直到天启六年,明熹宗才重新想起她来。
曾经失宠的李成妃深知失宠嫔妃的艰难,对范慧妃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借着明熹宗召她侍寝的机会在床榻间为范慧妃说了些好话,希望明熹宗能够再度临幸她。
岂料,这宫闱里说的悄悄话,竟不知被谁传给了客氏和魏忠贤。
客氏专权后宫,不喜欢明熹宗与哪位嫔妃关系过密,更讨厌这些嫔妃绕过自己,直接向明熹宗要好处。
于是,她再度故技重施,让魏忠贤替自己矫诏,革去了李成妃的贵妃封号,假传圣旨将李成妃幽禁于长春宫别院。
这一次,她也想用除掉张裕妃的方法,散了李成妃身边的宫女太监,断了她的伙食供给和清水柴火,打算把李成妃也活活饿死。
一晃,15天过去,客氏觉得,李成妃虽没怀孕,但是这么多天滴米不进,总该是饿死了。就差了个太监去长春宫看看,打算将李成妃也扔到静思堂火化了。
太监按照吩咐来长春宫别院,刚打开李成妃的宫门,就被坐在镜子前梳头的女人吓了个半死。
慌乱间,抖成筛子的太监随口问:“里面的是人是鬼?”镜前女人慢慢转头,细声道:“来,你们凑近看看,就知道我是人是鬼了。”
原来,自从出了张裕妃事件,李成妃为防不测,就每天往自己的宫墙夹缝里藏食物。替范慧妃求情后,她果然遭到客氏软禁。李成妃靠着自己藏的这些食物,才挨过了半个月。
见李成妃没死,客氏以为李成妃是有神佛保佑,不敢轻易杀她。明熹宗呢,还时常想起李成妃,召她侍寝。
客氏心里不服,再次矫诏,将李成妃贬为宫女,发配她到工作最苦,最累的西五所去干活。
而李成妃的父亲受此波及,被贬千里,死在途中。李家兄弟也尽数被魏忠贤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