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吴三桂向康熙索要1亿两白银,用于撤潘安置费。康熙召集大臣们出主意。而周培公淡定的喝茶。康熙怒道:“培公啊,你摆什么臭架子。”谁知,周培公站起来说道:“皇上,您可以分期付款!”
康熙大喜:“朕捡到宝贝了!”
1673年,康熙除掉鳌拜之后,便着手裁撤三潘王的事情。
三潘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频繁伸手向清朝廷要钱,给朝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同时,这三个潘王占据着很多省,有节制文武官员的权利,不利于清朝的统治。
三潘成为康熙皇帝的心头大刺,康熙寝食难安。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同意撤潘。但是吴三桂向朝廷索要1亿两白银,安置解散的兵丁。
康熙不想给,朝廷国库空虚,所以便召集索额图、明珠、周培公等大臣商讨这件事情。
众大臣在大殿里发表意见,有人觉得这笔钱应该出,也有人觉得不应该出。
康熙正向众大臣陈述自己的想法,不经意间抬头看了一眼众大臣,只见他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声讨论着。而周培公是个例外,他正端着碗喝茶。
康熙冷哼一声说道:“培公啊,他们都在讨论,你在朕面前摆什么臭架子!”
周培公听到康熙的话后,放下手里的茶碗,站起身向康熙行了一礼,随后说道:“皇上,您不必费心,这事好解决。”
康熙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大笑着说道:“哦,看你成竹在胸的样子,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周培公不紧不慢地说道:“皇上,您可以答应吴三桂的要求,但是,您也要给他提要求,如果他做不到,这笔钱就不要给。”
康熙听到这些话后很是高兴,示意周培公接着说。周培公继续说道:“这笔钱你可以分三次给他,下山、北迁、关外安置,处置完一件事,就给他一笔钱。”
康熙听到周培公的主意后,高兴的站起来,笑着说道:“哈哈,培公啊,你是个人才,朕捡到宝贝了。”
随后,康熙命众大臣,按照周培公的意思颁布旨意。
周培公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经同乡的引荐,走入仕途。他帮助康熙皇帝劝降王辅臣,平定三潘,得到康熙的赏识,委以重任,平时康熙也喜欢与他一起聊天,谈事情。
周培公一辈子对康熙忠心耿耿,文武双全,淡泊功名利禄,只想协助康熙治理国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