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次,冯小刚晒出和徐帆吃饭的照片,说:“明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吃的是黄瓜茄子,

一次,冯小刚晒出和徐帆吃饭的照片,说:“明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吃的是黄瓜茄子,抽的是4块钱的烟。”

网友:“4块钱烟不假,打火机1.8w,茅台酒2w,古董碗300w,客厅画5000w。”

1958年,冯小刚出生在北京的小胡同里,他还有个姐姐,一家人很幸福。

直到冯小刚7岁那年,母亲为了保住冯小刚姐弟俩的北京户口,下狠心与成分不好的丈夫离了婚,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他和姐姐拉扯大。

祸不单行,冯小刚上初中时,她的母亲由于长年累月的操劳也查出了胃癌,胃部被切除三分之二,卧床不起。

母亲病重再加上单亲家庭,让冯小刚在胡同里备受冷眼,他想去找大院子弟玩,但大院的孩子们根本看不起冯小刚这样的“胡同串子”。

那时,冯小刚经常隔着铁栅栏,看大院里的孩子踢足球、拉手风琴、弹钢琴。但总有孩子过来将他赶走,还说到:“胡同串子,看什么看?看了你也不懂!”

原本冯小刚就因为出身而自卑,大院孩子的轻慢,让他深感屈辱。也就是从这时起,冯小刚脑子里只有“出人头地”四个大字。

冯小刚学习不好,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军。高中毕业后,冯小刚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但冯小刚的心中一直想着出人头地,所以他也在默默寻找机会。

1983年,冯小刚终于迎来了转机,因为他认识了著名导演郑晓龙。冯小刚对郑晓龙使出浑身解数,百般讨好。

两年后,在郑晓龙的帮助下,冯小刚被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美工。在这里,冯小刚把拍马屁,献殷勤发挥到极致,被同事们嘲笑,但他丝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出人头地。

一次,跟在郑晓龙屁股后面的冯小刚,看到郑晓龙拿着书“咯咯咯”的笑,就问他:“笑什么呢?”

郑晓龙直接把王朔的书扔给了他,冯小刚一看问:“你认识王朔吗?”

郑晓龙说:“认识啊,特别好一哥们儿!”

冯小刚赶紧央求郑晓龙:“那你能不能将我介绍我们认识啊?”

郑晓龙禁不住冯小刚的溜须拍马,就同意了。

彼时的王朔叱咤京圈,看在郑晓龙的面子上见了一面王朔。初见王朔,冯小刚就说:“抬头看见北斗星。”

王朔觉得冯小刚只会阿谀奉承不喜欢他,于是冯小刚更是将头低到尘埃里,主动做后勤,给大家端茶送水,打扫房间。

冯小刚的勤快和懂事,也逐渐赢得了王朔的好感,他开始将冯小刚平等对待,拿他当真正的朋友,视为哥们儿。

从此,冯小刚跟着王朔混迹于京圈,也凭借自己的才华被京圈所接受。渐渐的,冯小刚依靠王朔这颗精神食粮,成为一个知名导演。

1997年,王朔被电影圈以宣扬“灰色主义”封杀,在国内待不下去的他决定去美国暂避风头。走之前他对冯小刚说:

“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冯小刚很听话,转身搭上了华谊兄弟这艘大船,把改编自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的《甲方乙方》抹去了王朔的名字。

最后电影成功过审大获成功,冯小刚也从当年只能跟着王朔的“冯裤子”,一跃蜕变为第五代著名导演。

半年后王朔回国,冯小刚觉得不好意思就给王朔送去了5万块钱当作赔罪,没想到王朔直接把冯小刚撵了出来,还把钱扔到了垃圾桶。

两人关系闹僵。

后来,冯小刚又想改编王朔的作品,结果王朔连理都不理他,冯小刚无奈只好哭着去找王朔的“铁瓷”叶京帮忙劝和,最后在叶京的斡旋下,二人再度和好。

如今的冯小刚已经不需要在靠谁,他在导演界的地位也有目共睹。

为了表示自己没有飘,他有一次晒出来多张和徐帆在家吃饭的照片,说自己的生活和日常平民一样,结果却惨遭打脸。

照片中冯小刚与徐帆在家中吵了几个小菜,一瓶茅台,看似温馨的家庭生活状态下,实则暗藏玄机。

冯小刚还发文称:“明星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吃的是黄瓜茄子,抽的是4块钱的烟。”

然后,眼尖的网友纷纷玩起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4块钱的烟不假,那个打火机不简单,一个打火机18000。

桌上是一碟黄瓜,几样小菜,喝的却是20000一瓶的茅台。饭桌后面柜子上的古董碗好像是郭德纲送的价值300万的官窑。

不仅如此,客厅墙上挂的画好像价值5000多万,再看看别墅,大概1到2个亿。

最后网友们把整个照片扒了遍,就差冯小刚身上的衣服了。看来无论如何,明星们还是无法与民同乐啊,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挣得多嘛!

有钱人有几个能做到低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