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最近在中美贸易战上动作频频,短短两天内连出三招,试图在经济、文化、金融领域全面施压中国,表面上,美国高官们频频喊话,说想跟中国好好谈谈贸易问题,甚至暗示可以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可特朗普这边却没一点实际行动,反而变本加厉地祭出新招数,摆出一副“非逼你谈不可”的架势,特朗普这三板斧到底想干啥?真能把中国逼上谈判桌,还是又在给自己挖坑?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核心招数,从来都离不开关税和舆论攻势,5月4日,他在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他一口咬定,中国这些年靠着国际贸易规则“占了美国的大便宜”,导致美国在对华贸易中损失惨重,这套说辞已经不是新鲜货,特朗普从上任以来就反复拿它当挡箭牌,试图给自己的贸易战政策找个“正当”的理由。 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这次还把中美关系的基础给直接否了,他公开表示,当年尼克松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个“错误决定”。这话一出,等于是在中美关系的地基上动土,毕竟尼克松的政策为过去几十年的中美交流奠定了基础,特朗普这番言论无疑是在给双边关系制造更多不确定性。 从经济角度看,特朗普的策略依然是老一套:通过高关税施压,逼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他反复强调美国在贸易中的“损失”,但却很少提到美国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误。比如美国国内的制造业空心化、供应链依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长期政策选择的结果,硬把这些问题全推到中国头上,显然站不住脚,而且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付出了不小代价,物价上涨、供应链混乱的后果,普通美国人感受最深。
这种“甩锅”策略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急于在短期内展现“经济成果”,可问题是,这种单边施压的路子,早就被证明效果有限,中国在过去几年的贸易战中,已经展现出足够的韧性,特朗普再拿关税说事,很难让中国轻易坐到谈判桌上。 如果说关税是特朗普的老招数,那他5月4日在社交媒体上抛出的新政策,算是给贸易战开辟了个“新战场”,他宣布,未来美国政府将对所有在美国以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这话一出,美国的媒体和电影圈直接炸了锅,批评声一片。 表面上看,特朗普这招是想用文化产业当武器,限制外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电影产业一直是全球市场的“老大”,好莱坞的品牌效应和票房号召力无人能敌。特朗普可能觉得,通过高关税能逼外国电影退出美国市场,顺便让更多资本和制作资源留在美国,刺激本土产业,可这招听起来威风,实际效果却未必如他所愿。
这项政策对美国电影市场本身的冲击可能比想象中大,如果外国电影被100%关税挡在门外,美国观众的选择会大幅减少,院线和流媒体平台的片源少了,票房和订阅收入自然会受影响。更别提,美国电影市场本身就离不开国际合作,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有外国资本参与,甚至在海外拍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可能让这些跨国项目成本暴增,最终还是美国自己的电影公司和观众买单。 而中国的电影市场这些年发展迅猛,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已经稳超好莱坞影片,即便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影设下高门槛,中国电影产业依然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支撑。更何况,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扩大,东南亚、欧洲等市场的观众对华语片接受度越来越高,特朗普想靠关税打压中国电影,效果恐怕有限,反而可能刺激中国进一步发展本土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靠关税壁垒就能赢的,电影的吸引力在于内容和创意,观众的选择最终还是看质量,特朗普把贸易战的火烧到文化领域,不仅显得有点“跑偏”,还可能让美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市场的软实力受损。
除了文化市场,特朗普政府还把矛头转向了金融领域,5月3日,两名共和党议员联名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25家中国企业发出“强制退市令”,这一招,可以说是直接对金融市场规则下手,试图通过限制中国企业在美融资来施压中国。 美国资本市场一直是全球企业的“香饽饽”,中国企业通过在美上市,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特朗普政府显然看准了这一点,想通过退市令切断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可强制退市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公信力是个不小的打击,美国资本市场之所以吸引全球投资者,靠的就是开放和透明的规则,如果美国政府为了政治目的,随意要求企业退市,国际投资者难免会怀疑美国市场的公平性,长远来看,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甚至动摇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且退市令对美国投资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多年,吸引了大量美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如果这些企业被强制退市,相关股票价格可能大幅波动,投资者的资产会直接缩水。更别提,退市后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转战其他市场,比如香港或欧洲的交易所,美国市场的损失反而可能更大。 从中国的角度看,退市令的威胁虽然不小,但中国企业并非没有应对之道。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国内的科创板和香港交易所的吸引力也在提升,即便部分企业被迫从美国退市,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继续融资,特朗普政府想用退市令给中国来个“釜底抽薪”,恐怕没那么容易。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连番施压,中国的态度始终冷静而坚定,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再次重申,中美贸易战的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挑衅,如果美国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必须遵守平等、互惠、尊重的原则,停止威胁和恐吓的动作。
这一立场,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底线,中国并不拒绝谈判,但前提是双方必须站在对等的位置上,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退市令、文化壁垒等手段逼中国妥协,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中国的回应还传递了一个信号:无论特朗普政府如何“出招”,中国都会坚持自己的节奏和原则。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对外部压力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特朗普的“三道战书”虽然来势汹汹,但要撼动中国的立场,恐怕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