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紧急致电莫迪,要求停飞阵风战斗机这一消息,宛如一枚震撼弹在国际军贸市场炸响。在这场看似平常的外交交涉背后,所映射出的是法国军工的忧虑与印度战略的难堪。当巴基斯坦空军凭借歼 - 10C战机连续击落三架印度阵风时,价值6500万美元一架的“法兰西荣耀”一下子沦为军火市场的笑柄,马克龙的这通电话,实质是在为法国军工的信誉开展危机公关。 印度军方如今正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刚刚耗费巨资增购26架阵风战机,转眼间就被要求搁置不用,这种荒诞情形暴露出其“万国牌”军购策略的致命弱点。更为嘲讽的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印度连自家武器装备的使用都得看卖家的脸色,这种战略自主性的缺失远比战场上的失败更让人忧虑。而法国方面显然更关注的是,若印度继续使用阵风且不断出现战损,这个曾经的王牌产品将会彻底丧失国际市场竞争力。 这场由实战表现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新塑造全球军贸格局。中东的买家们开始重新考量手中的阵风订单,中国军工产品因歼 - 10C的优异表现而受到更多瞩目。对印度来说,此次教训或许能推动其重新思索国防自主的重要性——与其持续充当军火商的“取款机”,不如静下心来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毕竟,在现代战争里,花钱买来的装备再先进,也买不来真正的战斗力与战略自主权。 马克龙的紧急干预揭示了一个严酷事实:在国际军火贸易中,卖家最为担忧的从来不是武器卖不出去,而是买家用不好从而砸了招牌。而对于印度而言,这次事件应当成为一个转折点,提醒这个南亚大国是时候摆脱对进口武器的过度依赖了。当一架架天价战机成为对手战绩表上的数字时,或许最应该反思的不是武器的性能,而是整个国防战略的定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