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汉字有什么贡献? 清朝曾经尝试过废除汉字,有人说清朝剃发易服,没对汉字动手,是彻头彻尾痴心妄想。历史事实是,清朝对汉字动手了,但没有动手成功,客观上也确实导致汉字断代,现在用的简体字,就是识字率过低,为了普及汉字,被迫简化的结果。 反而是日本,借现代化,工业化之利,完成了正规繁体汉字的普及,识字率曾一度高达清朝的一百倍,工业化之前也有三分之一,无论何时都远高于故意限制汉字的清朝。 清朝入关后,推出科举冷籍制度,并且消灭了大量私塾,各地县志,比如陕西地方志,云南,广西,山西,皆不同程度记载明清之交,私塾毁灭性减少,并且再无恢复。从几十所几百所以上,变成没有,到嘉庆乾隆给你建一两所这样的,并且曾经试图废汉用满,但满语满文是极其不成熟充满缺陷的未完成语言,跟用了两千年成熟系统汉字,无法竞争,随后只能作罢。 当然,清朝不是开私塾斩立决,而是私自开私塾要斩立决,教授课程不符合满清的要求也要斩立决,满清民间办学也是历代最少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