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赴美IPO一年不到,极氪或将回流港股?

5月7日下午,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当天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该价格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止最后30个交易日期间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0%。

目前为止,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倘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也就是说,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同时也极有可能成为关税战下首家从美股退市的中概股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10日,极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发行价为21美元,截至5月6日,极氪美股收盘价为22.59美元。受消息影响,5月7日,极氪美股盘前拉升涨超10%,股价一度超过25美元。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持续创造长期价值,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此前,吉利在“回归一个吉利”上动作频频。2024年9月,李书福正式发布《台州宣言》,宣布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正式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

同年11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到了2025年2月14日,吉利汽车、极氪同时宣布,极氪收购领克股权完成交割,同日,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宣告成立,领克也就此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此次交易从宣布到完成交割,用时仅三个月。

外界注意到,整合后,吉利汽车将形成“极氪(豪华)+领克(高端)+银河/中国星(主流)”品牌矩阵,直面特斯拉、比亚迪的全球化竞争。据了解,极氪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28万辆,但美股估值长期低于同业,私有化或为其技术资产重定价铺路。

针对此次收购极氪一事,吉利汽车表示,这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有分析指出,此次溢价私有化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从“多品牌扩张”转向“集约化作战”。面对2025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突破40%的临界点,吉利的“减法”战略能否在效率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或将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里程碑式案例。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还宣布,吉利汽车将于5月15日举办“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就最新的业务发展作进一步说明,预计届时将对融资方案、整合计划及业务进展作进一步阐释。

赴美上市一年不到极氪为何急流勇退?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极氪从2021年4月15日发布,到2024年5月10日成功登陆纽交所,用时仅37个月,当时刷新了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快上市纪录。

如此算来,极氪赴美IPO至今,甚至不到一年。无论上市还是退市,都堪称“极氪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此次建议私有化极氪之前,市场对此并无明显预期。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的原因通常是股价低迷,甚至低于净资产值,而成交量长期低迷使得公司丧失再融资功能。大部分选择私有化的公司的收购价格要低于其IPO的价格。私有化退市实质就是大股东通过一定的价格回购二级市场股票,回购完之后宣布退市,是一种主动退市方式。

尽管吉利汽车的官方公告中,未将私有化极氪一事与地缘政治因素挂钩,但在关税战的背景下,这或许是吉利汽车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而进行的一场“主动防御”。

今年4月,在关税战开打后不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对媒体表示,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可能被摘牌,作为贸易谈判条件的一部分。也有媒体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将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除牌。上述言论,令中概股是否会在美退市并回流港股和A股的话题,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于4月13日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称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

实际上,对中概股退市的担忧早就存在。早在2021年,美国证监会(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入退市规定,已经引发过一轮中概股回流潮。此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问题已通过中美双方政府就审计程序达成协议而得到解决。

华泰证券梳理了当前仅在美上市的中概股ADR中,符合回港上市要求的标的池,包括极氪、拼多多、富途控股、满帮集团等公司。

另外,根据《财经》杂志此前整理,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中概股多数已在港股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目前仅在美股市场上市的主要中概股公司除了极氪外,还包括拼多多、亚玛芬体育、富途控股、满帮、唯品会等,且其中一些也已筹划在港上市。比如富途曾计划2022年12月30日在香港二次上市,高盛与瑞银为联席保荐人,但上市前一天决定推迟香港上市计划,此后两年市场数次传闻富途或将重启香港上市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概股回流一事,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作出最新回应,明确提出将“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我们近期看到有不少外资机构都在上调中国股票的评级,对市场的评估也在密集地调研,积极评价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产等。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格局,稳步推进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吴清说。

极氪退市之后,会否在港股或者A股二次上市,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不过,吉利汽车官方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表态,也许投资者会在5月15日的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找到答案。

作者丨陈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