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上海,一父亲花费2400 万元给儿子买了一套婚房,可3 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了,女方分走 1500 万元!不料,父亲却技高一筹,买房时留了一手,并状告两人还钱!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在繁华的上海市中心,刘大爷是一个典型的老上海人,年过六旬,早年做建材生意起家,靠着多年积累的智慧与人脉,家产颇丰。 他为人精明、思维缜密,说话一向不紧不慢,但句句在点上。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宝贝儿子刘浩。 刘浩今年32岁,从小生活无忧,却也少了些打拼的劲头。大学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都干不长,最后干脆进了家里的公司打理点不痛不痒的业务。 几年来也没见他为公司创造什么效益,倒是经常和朋友出去玩,生活一派潇洒。 就在去年年底,刘浩带回来一个女朋友,小他两岁,名叫周倩,外形靓丽,说话甜腻,一副很懂人情世故的模样。 两人热恋得火热,很快就提出了结婚。刘大爷本来也没什么意见,觉得儿子总得成家立业,便点头应了。 随之而来的却是儿子提出的“婚房问题”。 “爸,咱总不能让我跟倩倩挤你那老小区吧?再说也没个像样的婚房,她爸妈那边也不好交代。”刘浩挠着头,一脸无辜地说。 刘大爷皱了皱眉,但很快舒展开来。“买房可以,但你得和我签个字。” “签什么?” “借款协议。”刘大爷语气很淡,“这2400万,我给你出,可以写你名下,但我们要写明这是借款,不是赠与。将来你要是离了婚,也好有个保障。” 刘浩一愣:“爸,您也太防了点吧?” 刘大爷却一笑:“你懂个屁。我是防你?我是防你眼光不准啊。” 刘浩碍于父亲威严,加上那时正热恋,也没多想,就在父亲准备的协议上签了字,甚至连女方也不知情。 于是,刘大爷从账户划出2400万元,在浦东核心地段全款买了一套精装修大平层房产,写在刘浩一个人名下。 婚礼办得极为风光,五星级酒店、豪车迎亲,热闹得像场明星婚礼。刘大爷请了几十桌亲朋好友,场面体面,人人夸他大气。 但好景不长。 婚后不到三个月,小夫妻之间便开始争吵不断。周倩嫌刘浩不成熟,没有事业心,动不动就发脾气。 而刘浩也看不惯周倩花钱大手大脚,总围着奢侈品转。终于,在一次激烈争吵后,两人不欢而散,决定协议离婚。 离婚时,周倩提出——婚后共同生活期间购置的房产,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 尽管房产登记在刘浩一人名下,但两人结婚后共同居住,且无明确证据表明此为刘浩个人婚前财产或特别约定赠与,因此法院初步判决,女方应得一半产权。 经评估,该房产当前市值近3000万元。周倩最终分得房产折现补偿1500万元。 这消息一出,刘浩懵了。整个人像被锤了一闷棍,怎么也没想到这段感情如此短暂,还搭上了父亲一大笔财产。他回家向父亲哭诉,一脸懊悔。 刘大爷听完,却不动声色:“我早就说过你这婚太急。你没听我的,现在还得我来兜底。” 第二天,刘大爷直接带着那份当初签好的借款协议,向法院递交了诉状,控告刘浩与周倩偿还2400万元购房款。 根据协议内容,房款为父亲个人出借,协议中清楚写明:“此款项为借款,不构成赠与,借款人需在五年内还清,逾期按年利率5%计息。”协议签署时间、签名、转账凭证一应俱全。 法官看到这份材料后,也不禁一愣。这份协议的严谨程度,比不少商业贷款合同都完善。 最关键的是,这份文件是刘浩婚前亲自签署,且房产确系该借款而购置,足以认定为刘浩个人债务,周倩无权主张共同财产分割。 法院最终判决:女方需归还所分得的1500万元中一半金额,以偿还原购房款项,并驳回其对房产的分割主张。 此事一经媒体曝光,瞬间引发了全网热议。微博上,“刘大爷反套路离婚分房”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网友纷纷评论: “姜还是老的辣,刘大爷不愧是老商人,防得太妙了!” “这就叫做有钱人不是傻子,年轻人套路再深,也斗不过老狐狸。” “建议全国丈母娘学习一下刘大爷的智慧操作!” 有人戏称,这波操作堪比现实版《都挺好》里的苏大强翻身。还有法律专业人士评论道,这件事也再次提醒大家,父母出资买房时一定要明确财产性质,否则很容易在婚姻纠纷中遭遇损失。 刘大爷事后在一次采访中淡然说道:“我对孩子没什么要求,但我最怕的,就是他们还没长大,就去做大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