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8年,开国中将孙毅外出理发,剪完后觉得长,让理发小伙再修修。 当时理发师是

1978年,开国中将孙毅外出理发,剪完后觉得长,让理发小伙再修修。 当时理发师是一名年轻的小伙,他见孙毅衣着朴素并没有多热情重视,而是草草剪完后便催促着孙毅离开。 面对年轻人的急躁,孙毅并没有动怒,而是温和地提醒道:“年轻人,你这个工作态度可不对啊。” 此时,闻讯赶来的店长认出了孙毅的身份,慌忙赔不是。 而孙毅也只是摆摆手,转头就细心地询问理发师小伙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原来,理发师小伙脾气如此暴躁是因为他的家人生病了,他焦虑不安才会如此不耐烦。 于是孙毅知道缘由后,第二天立即亲自登门拜访小伙的家人,并将自己积攒的退休金赠予对方了以解燃眉之急。 而孙毅的这一大格局,早在1904年河北大城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孙毅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他投身在冯玉祥的麾下,随后辗转加入了红军的队伍里。 在红军长征期间,孙毅因为拒绝骑马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徒步走完了全程而赢得“铁脚板”美誉。 1955年,孙毅被授予中将军衔,可他始终以教育工作者自居。 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主张“带兵先带心”,他培养的学员多成长为军队骨干。 特别是在1925年的时候,孙毅因为生病日渐消瘦,他的老友建议留长须以显精神。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长胡须成为了孙毅的形象符号,就连朱德都特批给他破例保留。 然而在1943年抗大二分校整顿军容时,曾经有学员质疑:“孙毅校长要求我们剃头,自己却留须?” 为了以身作则,孙毅当晚立即刮净了这留了长达数十年的胡须,第二天以光洁的面容现身,此举当 时引发了全校的震动,众人纷纷效仿剃发。 日常生活中,孙毅坚持步行或乘公交出行,曾经为给陌生老人让座,65岁高龄的他站立在颠簸的车厢里。 所以在1978年的理发事件中,孙毅遇到部分服务行业人员态度的懈怠并没有较真,而是转为循循善诱的教导。 他以赠金助人的举动,深刻的延续了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的传统。 2003年,孙毅以百岁高龄辞世,留下了“肉会掉,油会少,只有胡须继续长”的幽默遗言。 从理发店到战场,从讲台到市井,孙毅始终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人民子弟兵”的内涵。 理发店的这场小小的理发风波,映照出了一位开国将领跨越时代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