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名韩国女老板走进车间,她威胁120多名中国员工:“全部跪下,不跪的开除!”众人犹豫片刻,车间跪倒了一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3月7日,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闷热的厂房内,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趴在工作台上,闭目短暂歇息。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猛然被推开,女老板金珍仙踩着高跟鞋,疾步走进车间,她目光冷漠,面色阴沉,望向那些靠在桌上的工人,眼底闪烁着不悦。 金珍仙,这位自韩国调派来的车间主管,自上任以来,一向严苛刻薄,动辄罚款,稍有怠慢就破口大骂。 员工们对她既怕又恨,却无力反抗,此刻,看到她走来,工人们猛地惊醒,慌忙站直身体,垂着头,双手无措地攥在胸前。 金珍仙扫视一圈,目光锁定一名还未完全站起的年轻女工,她脸上带着未醒透的疲态,双眼仍有几分迷糊,金珍仙冷哼一声,扬起手臂,指着她大喊:“工人排队跪下!” 声音如刺破空气的刀锋,厂房内所有人不敢出声,空气仿佛凝固了,她环视一圈,目光如同鹰隼般犀利:“今天谁敢不跪,就滚出公司!” 寂静中,工人们的脸色煞白,跪,还是不跪?跪了,尊严丢尽;不跪,可能失去这份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 几十秒钟的僵持后,第一个工人双膝一软,重重跪下,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整齐的跪倒声此起彼伏,场面令人揪心。 但就在此刻,一道挺拔的身影直立在人群之中,纹丝不动,24岁的孙天帅站在原地,目光炯炯,望着金珍仙,仿佛要将她的面孔深深烙印于心中。 金珍仙冷冷盯着他,眼底闪过一抹轻蔑与愤怒,孙天帅的拳头握紧,指关节泛白,此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年迈的父母,浮现出从小父亲教给他的做人准则——“人可以穷,可以累,但不能没有骨气。” 心中腾起一股热血,孙天帅深吸一口气,将胸前的工牌用力扯下,狠狠摔在地上,转身离去。 瑞进电子公司的下跪事件一经传开,舆论哗然,报纸、电台、电视台争相报道,人们纷纷声讨金珍仙的不合理行径。 河南诗人王怀让听闻此事,愤然提笔写下长诗《中国人,不跪的人》,以表对孙天帅的敬佩,珠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金珍仙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承诺修订公司规章,改善员工待遇。 失去工作后的孙天帅,带着满腔孤愤回到了河南老家,家中父母已年迈,等待他的不是荣誉,而是生计的重担,他辗转于几家工厂间,不断寻找合适的工作,却屡屡碰壁。 一天,河南电视台的记者找到了孙天帅,将他的事迹报道在《河南青年报》上,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得知后,破格邀请孙天帅入学深造,并为他提供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 孙天帅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的大学梦终于实现,每天清晨,他早早来到图书馆,自习室的灯光伴随他度过每一个深夜。 然而好景不长,资助他的企业在中途突然撤资,生活补助戛然而止,由于没有正式录取通知书,孙天帅顶多算个旁听生,拿不到毕业证。 三年的大学时光,孙天帅硬是靠打零工和借钱度过,咬牙坚持,不曾向任何人低头求助。 学业结束后,孙天帅先是在一家企业做策划,干了不到一年,便因经济不景气被裁员,他又东拼西凑,借钱开了一家面包店。 起初,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亲手揉面、发酵、烘焙,再装车送货,一忙就是一天,可经营之路并不顺畅,房租水电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数月后,面包店惨淡收场,孙天帅不得不将店铺转手,还欠了一身债。 正当他对生活逐渐丧失信心时,河南《大河报》发布招聘信息,孙天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面试,面试官问他:“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 孙天帅抬头,眼中是未泯的坚定:“我的优势就是坚持。”最终,他被录用为发行中心的站长,负责区域内的报纸分发工作。 2008年,通过竞聘,孙天帅晋升为大河发行公司二七分公司的副经理,手下管理上百名员工,工作井井有条。 2010年,他又被调任读者服务中心主任,每天要协调近7万份报纸的发行工作,十几年过去,当年那个站在金珍仙面前不肯下跪的年轻人,终究以另一种方式挺直了脊梁。 孙天帅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尊严是一种信念,是挺直脊梁、仰望星空的底气,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不曾低头;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也不曾屈服。 孙天帅选择了一条孤独而艰难的路,却也因此走出了属于他的光辉岁月,今天的他,或许早已没有了当初的轰动,但他的故事依然流传,提醒我们:做人可以无钱无势,但绝不能无骨无气。 信息来源:南阳晚报《不跪的南阳打工仔》 百度百科——孙天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