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也是战争,特朗普想要的“公平”,不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
5月6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未来几周美中贸易关系问题可能取得重大进展。 那么这种可能性大吗? 客观来讲,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特朗普日前虽然也声称,他计划降低对华关税,也不打算把降低关税当作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但他们只是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可事实是关税战也是战争,在特朗普手里,关税就是针对中国的“武器”。 到现在,特朗普还在为挑起关税战诡辩,殊不知他想要的“公平”,就是对中国最大的不公。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必须是“公平”的,然而这份“公平”,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它里面夹带着“美国优先”的私货。
特朗普挑起这场关税战的底层逻辑,是打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幌子,也就是特朗普所谓的中国从中美贸易中“吃尽了红利”,而美国一直在“吃亏”。 特朗普的想法是,利用这个问题对中国进行敲诈,想要中国做出巨大让步。 但很显然,特朗普的出发点就错了,中美贸易本来就是互利共赢,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 如果只看商品贸易的话,中国对美确实是顺差。 可问题是,贸易不止商品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资金贸易等多个层面,商品贸易上的不平衡,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中美贸易的整体结构。 这一点,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会不清楚,而特朗普之所以揪住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上的巨大逆差不放,并且反复炒作,目的就是想要利用这个问题逼迫中国让步,实现美国经济的再平衡。 但这显然就是妄图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成全美国,这是不现实的。
另外,特朗普想要的“公平”,完全忽视了中美各自的国情,中美在商品贸易上的不平衡,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结构出了问题,责任不在中国。 二战结束之时,美国是全球名副其实的第一制造业强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近4成。 然而后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加上当局对金融监管的放松,导致资本纷纷逃离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涌入高附加值的互联网产业和金融业。 伴随而来的则是美国用工成本飙升,不得已美国企业只能把产线转移到境外,美国经济脱实向虚、制造业空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如今这一病症,已然深入骨髓,特朗普就是想治,也得从美国自身下手,而不是用关税大棒,拿中国开刀。 特朗普想要的“公平”,只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公平,忽视了中国的公平。
中国从来不反对通过对话,和美国签署公平的贸易协议,但贸易协议一定要保证真正的公平。如果特朗普还抱着“美国优先”的态度,想和中国对话,这也注定谈不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