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苦口婆心劝印巴克制,消停一周的莫迪,接完普京电话便启动备战,印度此番激进操作,真能换来想要的结果吗? 最近,南亚的局势让人不禁捏了把汗。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两个核武器国家的对峙,简直就是踩在火药桶上跳舞,让外界无不揪心。 这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刚把话说完,呼吁印巴两国抛开成见、好好谈谈,结果才刚刚消停了一周,这边的战火苗头似乎又被点着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来一探究竟。 就在日前,印度总理莫迪与俄总统普京通了电话。电话中,普京向莫迪传达了深切的哀悼,对克什米尔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表达了对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的坚定支持。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老友之间的安慰话语,但在印巴紧张交替的氛围中,却让莫迪琢磨出了另一番意味。随后,莫迪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启动了一系列“备战”措施,不少分析认为这位印度总理,似乎已经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了。 据了解,印度内政部迅速下达了一项全国性指令,要求多个邦在5月7日拉响防空警报,并进行灯火管制演习。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常规民防演习并不频繁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危险信号。就连印度的军工生产线也开始24小时不间断运转,军队人员的休假被取消,一切都在为一场可能的大规模冲突做准备。 要理解为何这么多动作让外界神经紧绷,还得回顾一下历史。上一次印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此严密的军事准备,还是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前夕,那一场冲突最终导致孟加拉国独立。而如今,莫迪政府看上去似乎是在翻开一部同样的剧本,只不过,这次的舞台背景更加复杂,戏码也更加激烈。 而与此同时,印度防长取消了亲临莫斯科胜利日阅兵的计划,改派副手出席,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印度国内酝酿“变局”的猜测。或许,印度确实在为某种突发性行动做好了准备,甚至选择在国际关注度极高的时刻展开。 当然,巴基斯坦对此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立马采取了一连串迅捷的反制措施。就在印度调动军队之际,巴基斯坦进行了“阿卜杜拉”弹道导弹,和“法塔赫”战术地对地导弹的试射,以此彰显其对印度纵深区域的打击能力。不仅如此,巴基斯坦空军更是密集起飞战机巡航,在印巴边境保持高度的军事警戒。 虽然目前印巴之间并没有大规模爆发冲突,但这种貌似的平静,很可能只是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两国都在边境地区陈兵相对,紧张的气氛让周围国家也不得不提高警觉。 当前,一场危险的“极限博弈”正在南亚上演。印度似乎在赌国际社会,会对它那所谓“有限打击”的冒险策略睁只眼闭只眼。而巴基斯坦则在利用核威慑力迫使印度不敢轻举妄动。这种两国间的安全困境令人担忧,因为任何边境上的擦枪走火都可能引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也坐不住了。本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秘书长古特雷斯点明了,当前印巴危机已达到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并敦促国际社会尽快采取行动,为调解这场危机贡献力量。 然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巴之间坚如磐石的关系。就在日前,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与巴基斯坦领导人密切会晤,双方一致强调要通过深化合作,来实现周边地区的共同繁荣。 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铁杆朋友”,在此时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同时也明确支持巴基斯坦维护自身主权与安全。这种坚定立场,无疑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撑。 可以说在目前,任何有理智的国家都不愿看到两个核国家开战,但是避免这种局面需要多方的冷静与协调努力。 考虑到这一点,国际社会的介入显得尤为关键。任何试图调解的努力都必须坚持公正与透明,力求找到既符合现实,又具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此外,地区内外各方都需意识到,任何单方面的激进行为,只会将局势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最后,我们希望这场危机能够在智慧与克制中画上句号,而不是在愤怒与误判中爆发。因为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