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7年,云南一位小伙掏空家底,买下了数万吨猪腿,然后全部丢进一个偏僻的山洞中

2017年,云南一位小伙掏空家底,买下了数万吨猪腿,然后全部丢进一个偏僻的山洞中,任凭猪肉发霉腐烂,谁知四年后,他竟因此成了亿万富翁! 云南山区有个普通农村青年叫陈阳,家里世代务农,这孩子从小看着父母在地里累死累活,心里总憋着股劲儿想干大事。 初中没念完就跑到城里打工,在工地搬过砖,在餐馆端过盘子,后来听说美容行业赚钱快,把攒了五六年的血汗钱全投进去开了家美容院。 开头两年确实挣着钱了,可好景不长,同行竞争越来越厉害,眼看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要说这陈阳也是个倔脾气,美容院黄了又转行开饭馆,可城里人嘴刁,没两把刷子根本留不住客人。折腾来折腾去,三十出头的人反倒欠了一屁股债。 最惨的时候连老家房子都抵押了,村里长辈见着他就摇头,都说这小子眼高手低,净想着天上掉馅饼。 2017年,陈阳灰头土脸回老家过年,饭桌上亲戚们都在夸宣威火腿下饭,有个表叔说了句:“城里啥山珍海味吃不着,就这口老火腿,在外头花多少钱都买不到正宗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阳突然跟触电似的蹦起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商机吗? 要说宣威火腿在当地确实有名气,家家户户过年都得腌上几条,可老辈人做火腿都是自家吃,顶多卖给街坊邻居。 陈阳跑遍附近十几个村发现,这祖传手艺全凭老师傅经验,有人腌的咸香适口,有人做的齁嗓子。更关键的是没有统一标准,根本走不出大山。 陈阳这回学精了,先跑市里找食品专家请教,专家告诉他,传统火腿最大的问题是保存运输,要是能解决这两个难题,市场前景大得很。 说干就干,陈阳把最后的老本掏出来,东拼西凑买了200吨新鲜猪后腿。村里人都说他疯了,这些肉要是卖不出去,光运费都能把人赔死。 可陈阳心里有本账,他相中了村后头那个天然岩洞。这洞冬暖夏凉,常年保持15度左右,正是发酵火腿的天然厂房。 按照老法子,火腿要抹盐晾晒再发酵,可陈阳这回玩了个大的,他把上万条猪腿整整齐齐码在洞里的木架上,每天带着温度计湿度计往洞里钻。 头两个月猪肉开始发霉长毛,洞里头飘出来的味儿能把人熏个跟头。村里老腌肉师傅看了直跺脚,说这么糟蹋粮食要遭雷劈。 其实陈阳心里也打鼓,但他发现洞里的霉菌和市面买的不一样。送去省农科院一检测,专家说这是特有的高原菌种,分解蛋白质的速度比普通菌快三成。 陈阳赶紧把这菌种单独培养,又调整了盐和香料的配比。折腾了小半年,第一批火腿开坛那天,整个村子都闻着香味了。 头回参加省里的农博会,陈阳带着真空包装的火腿片让大伙试吃。展位前头排起长队,有个广东客商品了一口,当场要订五吨。 到2018年底,陈阳注册的“洞藏火腿”商标卖到了二十多个省市,最远发到了新疆西藏。 原来那个被说成“败家子”的山洞,现在成了县里的重点保护项目,政府专门给修了条柏油路通到洞口。 要说这里面最难的不是技术,是改变乡亲们的观念,刚开始雇人干活,老师傅们死活不用温度计,非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比机器准”。 陈阳也不急,把新老方法腌的火腿摆在一起盲测,连着测了七八回,老师傅们才服气。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在厂里上班,老手艺配上新设备,去年光纳税就交了八百多万。 2021年双十一那天,直播间里两万份火腿五分钟抢光,陈阳坐在堆满快递的厂房里,看着手机上跳出来的银行短信,数了好几遍才确定自己真成了亿万富翁。 县领导来视察时说,这个深山里的火腿厂带活了周边六个乡镇的养猪产业,光是去年就消化了十万头猪。

评论列表

潇洒
潇洒 2
2025-05-07 11:26
200吨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