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天,黄金荣喝醉了,在街上拉住一个人就问:“在上海滩,你最敬佩的人是谁?”那人想

一天,黄金荣喝醉了,在街上拉住一个人就问:“在上海滩,你最敬佩的人是谁?”那人想都没想说:“我最佩服的就是黄金荣,长的那么丑,还有脸活着。”

黄金荣1868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其父亲黄炳泉曾在余姚县衙门当捕快,因为办错了一件案子丢掉了铁饭碗,后面便举家搬迁投奔嫁到上海的姐姐黄仙凤。

姐姐和姐夫安排下,一家人便住到了上海市的张家弄堂里,父亲为维持一家人的开支,在漕河泾附近开了一家茶馆。

黄金荣9岁的时候便被送到家附近的一家私塾上学,但他从小顽皮,对读书不太感兴趣,甚至不喜欢,而是喜欢到张家弄堂的捕快家中听故事。

可能是父亲之前当捕快的原因,便和这些捕快们有种自然的亲近感,很快便熟络起来,跟他们打成了一片。

也正因为这种耳濡目染,从小熏陶,学习了不少江湖上走南闯北的技巧,也为后面成为在法租界发家做铺垫。

他不仅喜欢听捕快们的破案故事,还喜欢到街头小巷的赌场里,观看赌博,后面还非常不幸在赌场里面染上天花而留下一脸麻子,也有了后面“麻皮金荣”的称号。

好日子没过多久,在黄金荣十四岁时,其父亲患上重病,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便陷入困境,黄金荣只好担起照顾家中生活的重担,在外面干些零散的杂活,维持家中日常开支。

后面母亲觉得男孩子还是需要学一门手艺才能养活自己,便要姐姐和姐夫托人将他送到一家裱画店当学徒,每月工钱400文,不仅要学手艺还要干一些杂七杂八的活,一天下来也十分累人。

几年之后,母亲也离世了,学徒期也满了,不想忍受这种辛苦一天都赚不到什么钱的工作,于是黄金荣便拜别了姐姐和姐夫,想自己出去闯荡一番。

后面看到上海十六铺码头招管理治安人员,黄金荣便去应聘上了,日子也很是过得悠闲,时常得空就拿着工钱到茶馆闲聊,便结识了一些流氓混混。

也是通过一个流氓混混介绍,认识了上海青帮的头目之一,杜月笙的师父陈世昌,之后便和他一起同进同出。陈世昌带黄金荣混迹各大赌场,青楼舞厅,甚至一起分赃,把黄金荣彻底带入了黑暗世界。

经过陈世昌的指点,黄金荣在赌术上有所长进,沉迷于酒色。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准备在法国人和中国人之中公开招聘十三名捕快,这个消息一下子又重新激起黄金荣心底相当捕快的愿望。

当时报名者众多,黄金荣想自己很难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无论如何也考不上,于是他便想陈世昌在这方面应该有一定的人脉,便托他送礼。

很快黄金荣便成为了这十三名幸运儿之一,经过培训,被编为了便衣侦缉队,其实也就是俗话说的“包打听。”

进入法国巡捕房一段时间之后,姐姐姐夫觉得弟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时候也应该考虑成家的事情了,便托人转介绍认识了一户在上海做生意,林姓人家的女儿林桂生。

林桂生因为家中本来就是生意人家,自然是精明能干,对黄金荣的事业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黄金荣也不满足小捕快的身份,加上与青帮人熟识,他借此身份,培植和掌握了下层流氓社会组织“三十六股党”、“八股党”。

既利用也们以侦查破案,又充当他们从事各种非法活动保护人,以此受到法租界当局的重用,但同时也被当地百姓所唾弃。

有一天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黄金荣陪完那些法租界的领导,一脸醉态地漫步在上海滩的街头。他喝得有些多,对自己现在在上海的地位十分满意。

不知是为了证实自己还是出于其他原因,于是他突发奇想,拉住路过的一个行人,问道:“在上海滩,你最敬佩的人是谁?”

那个行人被突然的问题惊呆了片刻,但很快回答道:“我最佩服的就是黄金荣!他长得那么丑,却能活得挺好的。”

黄金荣被这个回答惊呆了,他没想到会有人公开称赞他,尤其是对于他这种通常因为被样貌而受到歧视的人来说。

但他其实当时没有意识到那个人只是在单纯的讽刺他,一直只活在自己想象中,并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树不要皮必死无疑。脸皮厚也有脸皮厚的好处,黄金荣后来也升迁至法租界警务司的督察长,直到1927年退休。

我们应该学习黄金荣这种“厚脸皮”的精神,能够面对批评和拒绝,不轻易受到外界意见的影响。这种自信和坚韧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积极地推动自己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