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八宝箱”,在他的红颜知己凌叔华手中。凌叔华

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八宝箱”,在他的红颜知己凌叔华手中。凌叔华将箱子给了胡适,委托他转交给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

可没想到,胡适拿到“八宝箱”之后,直接交给了林徽因。

胡适这一举动,让陆小曼与林徽因反目成仇,两人为争夺“八宝箱”的归属权闹得满城风雨。

闹到最后,凌叔华、陆小曼、林徽因三位才女关系彻底失和,而这牵扯了诸多名人的“八宝箱”辗转多人,对于其中下落,成为了近代文学史上的不解之谜。

“八宝箱”又名“文字姻缘箱”,本是徐志摩存放文稿、书信和日记的一个小提箱,为避免其内的资料的丢失和泄露,徐志摩常将其随身携带。

1925年,徐志摩因为与好友之妻陆小曼的相爱而备受舆论压力。是年3月,徐志摩决定赶赴欧洲远游,一是为了躲避风头,二是为了拜访老友泰戈尔。

准备动身前,徐志摩左思右想,将“八宝箱”委托给了自己的红颜知己凌叔华保管。

原因无他,徐志摩除了对凌叔华的才能很是欣赏外,在其潜意识里也给予了凌叔华充分的信赖。

徐志摩在临走前再三嘱咐凌叔华“八宝箱”中有重要的日记、信件和手稿,定要好好保管。

面对凌叔华的受宠若惊,徐志摩戏谑道:“若是我此行不能回来,也好请你为我写一部传记,想必箱中的物品应该对此甚有帮助。”

四个多月后,徐志摩游欧归来,并顺利与陆小曼步入婚姻的殿堂。

期间,凌叔华欲将“八宝箱”物归原主,但徐志摩考虑到箱中的《康桥日记》记录了他本人对旧情人林徽因的热烈爱意,实在不宜让爱人陆小曼知晓,便将此事一拖再拖。

终于,在1928年,凌叔华托人将“八宝箱”归还给了徐志摩。

后来,徐志摩客居胡适家中。此时, “八宝箱”中又增添了几封他写给妻子陆小曼的情书与他出国时陆小曼写的日记。

因为陆小曼的日记中写了不少是非,涉及了好友林徽因和胡适,徐志摩便再次将“八宝箱”托付给了凌叔华。

1931年,徐志摩意外殉难,而有关“八宝箱”的秘密不胫而走。

徐志摩的莫大信任害得凌叔华被卷入了一场关于“八宝箱”的纠纷之中。

出乎意料的,率先找到凌叔华索要“八宝箱”的人竟是林徽因。凌叔华认为将如此宝贵之物交与林徽因实在于理不合,便以欲帮徐志摩写传为由,理所当然的拒绝了林徽因。

被拒的林徽因又气又恼,却没有因此而轻易放弃,可惜无论她如何死缠烂打,凌叔华依旧没有半点没有松口的迹象。

过于害怕“八宝箱”内的《康桥日记》被公之于众,影响声誉的林徽因找到好友胡适,拜托其作为中间人,出面索要“八宝箱”。

在当时文坛有着领袖地位的胡适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胡适以徐志摩全集编辑委员会的名义,用需要徐志摩手稿为其立传的参考材料为由,成功让凌叔华拿到了“八宝箱”。

凌叔华在被迫拿出“八宝箱”时,明确希望这位文坛的“老大哥”能够物尽其用,在其完成立传后能够将“八宝箱”交与最有资格保管它的人,即徐志摩法律上的妻子——陆小曼。

但胡适在拿到“八宝箱”后,还是将心中的天平偏向了林徽因那一方。

但借胡适之手拿到《康桥日记》的林徽因发现这一日记并不完整,于是在又一次找凌叔华索要无果后搬出了胡适当救兵。

后来,胡适亦是成功得到凌叔华私藏的一部分《康桥日记》,而这一次,他也无疑将残余的《康桥日记》交到了心中偏袒的那位林徽因手中。

这时,自丈夫不幸离世后整天以泪洗面的陆小曼才姗姗来迟。

失去了徐志摩的陆小曼可谓是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在得知“八宝箱”在林徽因手中后的陆小曼气愤不已,当面责怪凌叔华保管失职,让凌叔华满腹委屈而又无处发泄。

很快,陆小曼就找到林徽因,想抢夺徐志摩留下的“八宝箱”。

不久,陆小曼与林徽因为争夺“八宝箱”势不两立的消息甚至刊登上了报纸,引得满城一片哗然。

凌叔华基于徐志摩生前对他的信任,也不甘示弱的,参入了这一场“八宝箱”之争中。

故事的最终,以“意难平”的结果而落下帷幕。这一起“八宝箱”纠纷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陆小曼、林徽因与凌叔华三人关系彻底破裂,而“八宝箱”也消失在了看客们的视线之中。

评论列表

拒绝融化的冰
拒绝融化的冰 4
2025-05-07 10:39
先生才华横溢,感情也是丰富多彩,引起多少凡夫俗子的羡慕嫉妒恨,甚至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