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北洋军阀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各大派系打仗不能杀降,其中包括普通士兵和大帅,谁

北洋军阀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各大派系打仗不能杀降,其中包括普通士兵和大帅,谁失败了,只要自己通电下野就行。

有这么一股子的人,在烽火连天的清末,在羸弱的中国野蛮生长,这些人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熙熙攘攘的离乱年代,他们聚啸兵戈,把华夏神州割的四分五裂,这些人如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洋军阀。

在民国时期的材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某通电下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北洋军阀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只要宣布了下野,不管你身处的官职是什么,其中包括普通士兵和大帅,谁失败了,只要自己通电下野了,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北洋军阀有这么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呢?

北洋这个概念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的,指的是从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都可以叫做北洋。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旧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乱,乱成一锅粥,政府总统换的如同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耀武扬威过几年,前前后后,北洋政府一共更换了13任总统,46届内阁。

当时,只要是手握重兵的军阀,人人都想当总统,人人都是野心家,说起这乱世的根儿,北洋军阀的源头,就要从一个人讲起,那就是袁世凯。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大清朝国运清颓,危如累卵。曾经在战争前线的袁世凯,亲眼目睹了清军兵败如山倒被日本人暴揍的惨状,他给光绪皇帝上万言书,希望主持操练新军,改变国运。

袁世凯那时候才36岁,可谓意气风发,一门心思尽忠报主,于是,在天津的新东镇火车站,袁世凯采购了当时最先进的军备武器,去学习西洋训练方式,还聘请德国军官开始招募和训练新式陆军,这就是近代军事史上著名的——小站练兵。

在茫茫旷野,炮声隆隆,北洋新军中一批年轻的军事人才还真就在这个弹丸小站成长起来,其中,有三个学生尤其引人注目,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世贞、段祺瑞和彭国璋。

其中段祺瑞和冯国璋更是在其后的军阀混战中各自称雄一时,正当袁世凯训练士兵的时候,以此为契机,袁世凯拔捉出了一批只知效忠袁大帅,不知效忠清帝国的铁杆嫡系,这些人的心中只跟随袁世凯,他的政治羽翼也逐渐丰满。

1911年,袁世凯假借辛亥革命运动爆发的机会,用自己的兵力逼清帝退位,袁世凯深得民心,就此建立了北洋军阀,而自己成为了大总统。

但由于袁世凯的野心逐渐显露出来,早先答应废除的皇帝制度又被袁世凯所恢复了,袁世凯想当皇帝的梦想引起群众的不满,很快就形成了全国性的谴责,自己慢慢的也在谴责中销声匿迹。

袁世凯去世后,他的手下只要是手里有兵权的,就想要当总统,为了争夺总统的位置,他们开始大打出手,但是,在这个时期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就出现了,“只要你通电下野,就没有杀身之祸。”

比如吴佩孚被冯玉祥端了老窝,吴佩孚通电下野,段祺瑞被吴佩孚、张作霖打败,段祺瑞通电下野。后来冯玉祥被蒋介石打败,冯玉祥通电下野,出国考察,张勋复也被无罪释放等等,没有下死手的。

但也有例外,有人就坏了规矩,就比如孙传芳和徐树征。

孙传芳打败施从斌,令人将其斩首,不但如此,孙传芳又下令将尸体分尸,在太阳底下暴晒3日。手下谋士劝孙传芳放了施从滨,但孙传芳毫不在意,孙传芳这就坏了规矩。

后来孙传芳被师从逼养女施剑翘暗杀,当时全社会都很心疼施剑鞘,并且还把她还被当做为父报仇的英雄,当时的人都认为孙传芳是死有余辜。

徐树正杀了陆建章,这也是坏了规矩,有任何仇也不能杀人,何况陆建章还是通电下野了的军阀,后来陆建章的亲戚冯玉祥派人杀了徐纯正,也是为陆建章报仇。

所以北洋军阀时代虽然大战不断,但还是属于袁世凯他手下的争权夺利,死的都是普通士兵,但大帅是绝不会被杀的,说起来都是哥们儿,哥们儿之间吵架和争夺权利,只要你退出争夺总统,选择通电下野,你可以保全性命,大家就都还是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