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859年,左宗棠到永州查案。晚上住客栈,得知永州总兵要强娶店主女儿,左宗棠打包

1859年,左宗棠到永州查案。晚上住客栈,得知永州总兵要强娶店主女儿,左宗棠打包票,替他解决。但到了那天,左宗棠连人影也不见。店主叹息:“一个住店的人,根本就指望不上。”女儿却对左宗棠感激不尽。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家里世代读书,可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就聪明,三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十四岁考县试拿了个第二,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天才。可惜家里接连遭难,母亲病重,父亲去世,他只能一边读书一边撑起家。十九岁考进长沙城南书院,跟着贺熙龄学经世致用的学问,眼界大开。1832年考中举人,但之后三次进京赶考都落榜,科举路走不通,他干脆转头研究农业、水利、地理和兵法,后来这些都成了他救国救民的本钱。 1837年,他在醴陵教书,收入少得可怜,娶了周诒端才算缓了口气。1849年认识林则徐,林给他新疆资料,鼓励他干大事,可他当时顾着家里没答应。到了1850年代,太平天国闹起来,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先后拉他入幕,他靠着筹军务、管民政的本事,得了“二巡抚”的名号。到1859年,他已经是湖南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带着一腔热血到了永州。 1859年,永州不太平。地方官府腐败严重,百姓怨声载道。左宗棠受命来查案,表面上是巡查地方事务,实际上是要挖出那些害民的蛀虫。他低调住进一家普通客栈,没带多少随从,看起来就像个普通过客。客栈是李氏父女开的,女儿梅娘年轻貌美,却被永州总兵樊燮盯上了。樊燮是个典型的贪官,挪用军饷、欺压百姓不算,还仗着权势要强娶梅娘,搞得李家走投无路。 李氏听说左宗棠的名声,把他当救命稻草,鼓起勇气讲了实情。左宗棠听完没多说,只说会尽力帮忙。可他没大张旗鼓地去找樊燮麻烦,而是悄悄派人去查,搜集樊燮的罪证。那些天,他埋头翻卷宗,记下樊燮贪污、压榨百姓的桩桩件件。李家婚期逼近,气氛越来越紧张,可左宗棠还是稳坐客栈,没露面硬刚的意思。 梅娘婚礼那天,永州城阴雨绵绵,大家都以为李家完了。樊燮的轿子没来,敲门的却是省城来的信使。消息传开:樊燮被召去受审,婚事黄了。原来,左宗棠早就写好弹劾奏折,连夜让人送去省城,里面列满了樊燮的罪行,证据确凿到没法翻身。樊燮一倒,李家保住了女儿,永州百姓也少了个祸害。 左宗棠那天没露面,不是跑了,而是压根没打算亲自出头。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幕僚,硬碰硬不占优势,干脆用笔杆子解决问题。店主李氏见他没现身,叹气说指望不上,可梅娘心里清楚,要不是左宗棠暗中出手,她早没了退路。这件事虽小,却看出左宗棠的聪明和担当——不逞英雄,只求实效。 永州的事成了左宗棠仕途的跳板。樊燮案捅到朝廷,他虽因行事大胆挨了点批评,但胡林翼、曾国藩保他,咸丰帝也没追究。1860年,他升四品京堂,帮曾国藩建楚军,跟太平军干了好几场硬仗。1862年当上浙江巡抚,收复失地,稳住东南。1863年升闽浙总督,搞经济重建,地方慢慢缓过劲来。 1866年,他调去陕甘当总督,平捻军、治回乱,治军手段硬得很。1875年,六十三岁的他奉命收复新疆,带着军队过戈壁,用“缓进急战”的招数,1877年打败阿古柏,拿回大片疆土,还推动新疆建省,这份功劳谁也抹不掉。他还搞洋务,在福州建船政局造军舰,开求是堂培养人才,在甘肃弄织呢局,弄出中国最早的机器纺织。这些事听着高大上,其实都是他一步步干出来的实打实的成绩。 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去世,七十三岁。朝廷追封他“文襄”,把他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一生硬气,宁死不屈,爱国之心没得说。永州那次查案只是他漫长人生的小插曲,可也让人看到他为啥能成大事——不光有才,更有心。樊燮那种贪官最后身败名裂,左宗棠却留下千古名声,这对比够讽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