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什么我这么担心小米SU7 Ultra限功率这事?因为限功率的惨痛结局在历史上真

为什么我这么担心小米SU7 Ultra限功率这事?因为限功率的惨痛结局在历史上真有过——【日本汽车,在日本,成了二等货色】

日本人在80年代末用【君子协定】限制了日本车的功率,无论再强大的机体,统统只有280马力。

这种自我阉割让法拉利和保时捷笑出了声——当时法拉利和现在的保时捷一样,都面临溢价质疑。

法拉利F40使用的3.0TT发动机最大马力478匹,丰田Supra车主直接正面solo——这还不够我刷个一阶的。

正如大家经常说【垃圾玩意,不如小米SU7 Ultra】当年的日本人也会说【垃圾法拉利不如我的一阶RB26TT和2JZ-GTE】

历史上没有新鲜事。

然而【君子协定】并不限制外国车,欧洲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空挡,不断提高马力的同时,也强化车体适应以更高的速度,最终奔驰宝马奥迪法拉利保时捷甚至是大众,都有着茫茫多高速度车型。

外国汽车重新站在了大马力的桥头,影响了一整代日本人的高级车认知。强如日本汽车工业,也只能接受【外国车就是高级】的群体认知。

在80年代日本车迷还可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到了新世纪就是【隔壁的佐藤给太太买了一辆进口的高级小汽车,好羡慕哦】

日本汽车,在日本,成了二等货色!!!!

谁让你限制阉割了自己的大马力呢?90年代初的车迷还可以通过改装,来还原机体本来的性能,到了90年代末,车企就只研发【能适应280马力】的车体,你开改装日本车到250kmh快散架了,而这只是人家保时捷911的热身速度。

日本最后一代能开发高性能车的老登,最后搓出了日产GTR-R35,就这还是卡洛斯戈恩强力推进的结果——水野和敏和一堆老工程师都快退休了,其实不太愿意干这个项目。

最后,日产GTR-R35也确实成了绝唱,一卖就是18个年头,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款日系高性能车能挑战2007款日产GTR的成就。

没 有 一 款

为啥?技术人才断档了呗。

————————————

你确定中国人要继续用二等货色吗?

你确定想要【广告里都能超越保时捷,上赛道就不一定了】这个标语重新挂在赛车场吗?

新能源大牛说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