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孟加拉国建造的帕德玛大桥也被称之为“希望大桥”,对当地来说就是一种经济腾飞的希望,在当时帕德玛大桥被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断言“不可能建成”,并且明确表示,无论投入多少资金最终的结果都会打水漂。
帕德玛河地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40公里处,是首都与西部经济节点连接的关键,但因河道较宽直接将当地分为了东北部和西南部,两岸之间想要跨越只能依靠原始的摆渡方式,但速度极慢对两岸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帕德玛大桥建造难度有多大 想要在帕德玛河上建桥,阻碍可比拟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 大桥的选址贯通首都达卡和西南部的主要经济地带,因临近入海口,靠近孟加拉湾,受潮汐,季风,及海洋气候影响显著。 河道水流每到雨季来临后,流速可达到4.6米每秒,年径流量约1.4万亿立方米,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洪水冲击,其雨季长达半年之久,对施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且河床由超细沙和软黏土构成,厚度超过了150米,对硬物的承载力不足,施工时如同在“豆腐上插钢筋”一样困难。 孟加拉国因技术条件不允许,和资金不足,外加美,日等27国拒绝接承,这项大工程最终被搁置起来。 我国是如何建造世界级大桥的 我国主动表示愿意为孟加拉国建立帕德玛大桥,并且在资金方面只收取了15.49亿美金,仅为别国报价的三分之一,这也表明我国有绝对的把握将其建设成功。 我国首创“斜桩插打外加钢护筒跟进”工法,将直径3米,长达120米的钢桩以斜倾角度打入地下最深122米处,形成了一块六边形稳定结构,确保桥墩牢牢的困在那里,不会受到泥沙的影响而移动。
为了防止大桥受到洪水和台风的影响,采用双层钢桁结构,上层为4车道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并通过北斗卫星对其进行了毫米级的施工定位,有效确保该桥梁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 为了突破钢梁架设这一巨大难题,我国直接研制出一台“天一号”起重船,实现了对3600吨钢梁的精准定位,这一技术让世界各国望尘莫及。 帕德玛大桥建成后的影响 帕德玛大桥首日通车创收便超过了千万元人民币,首年过路费就高达1.87亿美金,为孟加拉国每年的GDP提升1.5%。使得西南部的芒果种植产区物流成本直接下降80%,出口率短时间内上涨210%。 帕德玛河两岸起初通行时间需要7-8个小时,但大桥建设成功后最快只需要10分钟,将首都达卡至西南部整体行程,由原来的8个小时,直接缩短在了2个小时以内。
这一显著变化,为该地区8000万人口带来了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无论是求学和就医都在时间上得到了保障。 大桥建设成功后,当地人在桥前载歌载舞,并将这一伟大成就印在了本国的货币之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