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印控克什米尔的暴力冲突造成26人死亡,印度和巴基斯坦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在这一敏感时刻,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选边站”的问题。俄罗斯通过向新德里出售武器表明,它选择站在印度一边。 据印度媒体《印度时报》4日报道,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之际,印度收到了一批新的俄罗斯伊格拉 - S 防空导弹,正迅速部署在印巴边境和中印边境实控线附近。这笔20亿卢比的交易,增强了印度的近程防空能力,以应对巴基斯坦可能使用的无人机、武装直升机和巡航导弹。
伊格拉 - S 防空导弹最大速度约2.1马赫,最大射程6公里,有“敌我识别”系统。支持昼夜作战,配备9S520夜视设备,可在背景杂波和热干扰环境下锁定目标。单兵肩扛式设计,适合机动部队在复杂地形(如山区)使用。 这种导弹在乌克兰冲突中表现出色,成功击落多架乌克兰攻击机和无人机(如2023年底击落“沙赫德”无人机),证明了其在现代战场的可靠性。 俄罗斯向印度提供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尤其是在印巴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传递了多重战略信号。 首先,强化俄印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与印度长期保持深厚的军事和外交关系,印度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买家(2018-2022年间,俄罗斯占印度武器进口的45%)。此次武器交付不仅履行了现有合同(如2023年签署的Igla-S供应及本地化生产协议),还表明俄罗斯愿意通过军事支持巩固与印度的同盟关系。这种支持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时尤为重要,凸显了俄罗斯对印度的优先级。 其次,对巴基斯坦的间接警告。向印度提供先进武器的举动表明,在印巴冲突中,俄罗斯更倾向于支持印度。这是对巴基斯坦的一种战略遏制信号。俄罗斯公开谴责该袭击并支持印度反恐,表明其不愿在这一问题上与巴基斯坦站在同一立场。 第三,俄罗斯此举也是在南亚地缘政治中维持自身影响力的体现。面对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强力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军事合作等),俄罗斯通过支持印度来平衡区域力量,确保其在南亚的战略话语权。俄罗斯通过支持印度,避免中国在南亚地缘政治中一家独大,同时保留在金砖和上合组织中的平衡角色。
第四,战略利益优先。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和新兴经济体,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远超巴基斯坦。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对俄罗斯的支持(例如在乌克兰冲突中未跟随西方制裁),使其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孤立的重要伙伴。此外,印度在金砖和上合组织中的影响力,也让俄罗斯更倾向于巩固这一关系,而非冒险支持巴基斯坦从而疏远印度。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的立场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是巴基斯坦的首要军事和经济伙伴,提供从战机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持。在帕哈勒加姆袭击后,中国呼吁印巴“克制”和“对话”,但未明确定义这次袭击涉恐。这种立场被印度视为偏袒巴基斯坦,与俄罗斯的明确支持形成对比。 通过中巴经济走廊(CPEC)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巴基斯坦视为其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支点。支持巴基斯坦不仅是为了遏制印度(中国的地区竞争对手),还为了确保瓜达尔港等战略资产的安全。中国的立场,更注重维护其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和地缘政治布局。
从这次军售可以看出,尽管中俄关系紧密,但在涉及地缘政治方面,两国的优先方向并不完全一致。 中巴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印巴边境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 “全天候” 支持对巴基斯坦尤为重要。尤其在俄罗斯向印度出售先进导弹、明确站队印度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更加依赖中国来对抗印度的军事和外交压力。中国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巴铁兄弟。印度如果对巴基斯坦动武,不要指望中国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