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儿女谈了恋爱、要结婚了,咱们做父母的,必须要出大力气。 于是赶紧给买房、掏首付,还要准备几十万的彩礼、婚礼费用,搞得自己精疲力尽。 结果,辛辛苦苦把孩子送进婚姻,可婚后却鸡飞狗跳,夫妻关系不好、婆媳矛盾重重,甚至最后离婚收场。 这时候你会发现,当初的房子、彩礼,根本救不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真正聪明的父母,早就明白:孩子找到对象之后,咱们不是去“砸钱”,而是先做好这三件事,才是对他们一生最大的帮衬。
01 冷静看待感情,不要盲目撮合催促。 现实里,有些父母,一听说儿女找对象了,立刻就激动得不行。 恨不得下一步就直接订婚、买房、备婚礼,一鼓作气把婚结了。 我楼上的邻居阿姨,就是个典型。 她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才认识3个月,她就急着叫两家人吃饭、谈婚论嫁。 后来儿子结婚了,才发现对方脾气极差,家里也很多麻烦事。 没撑两年就离了,阿姨后悔得直拍大腿。 所以说,作为父母,最需要的不是催婚,而是冷静观察、旁敲侧击,看这段感情是否成熟稳固。 别被“年纪大了要赶紧结婚”这类舆论绑架了自己和孩子。 真正走到一起的人,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怎么能儿戏?
02 保持适度边界,不过多干涉。 很多父母自以为是“为了儿女好”,但做的事情,却早已越界。 恋爱时候要查户口,结婚时候要指定流程,婚后还要管人家小两口怎么生活、怎么带孩子……这哪是帮忙,这是添乱。 我一个朋友就说过,她婚前婆婆很“热心”,天天打电话来问她几点睡觉、几点下班。 结婚后更夸张,三天两头跑来她家,厨房怎么摆,衣服怎么收,她婆婆都要指点一番。 朋友都快得抑郁症了,婚姻当然也过得一地鸡毛。 所以说,父母在儿女恋爱、结婚期间,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退后”。 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保持必要的边界,适当给建议,但千万别事事插手。 一段健康的婚姻,是建立在独立和自我决策之上的。父母想帮忙,先学会“适当隐身”。
03 教会孩子经营关系,胜过掏钱买保障。 现实里,婚姻不是买卖,靠买房和彩礼撑不住一辈子。 真正决定孩子婚姻走向的,是他们两个人处理关系的能力。 我认识的一个叔叔,没给孩子出什么大钱,但他花了很多时间跟儿子讲怎么尊重妻子、怎么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孩子结婚多年,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家里也很和睦。 反倒是那些“掏空六个钱包”买房、准备豪华婚礼的家庭,过得磕磕绊绊。 所以说,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砸钱给孩子买保障,而是从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家庭责任感这些根上去引导。 钱,是冰冷的,学会处理关系,才能让家变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