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又曝大股东占资大案!事发苏州这家上市公司

作者|深水财经社乌海

江苏吴中(600200)重大退市风险的“盖子”终于揭开了,原来竟然存在大股东巨额资金占用。

5月5日晚间,江苏吴中发布公告,公司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控股股东浙江复基控股关联方存在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叠加“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苏吴。

江苏吴中在两个月前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但是一直没有披露具体原因,如今终于水落石出。而江苏吴中的问题远非大股东资金占用那么简单,这家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可谓是形同虚设,公司核心管理层恐怕都要牵涉其中。

一、7.69亿占款去哪了?

根据江苏吴中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浙江复基控股集团的其他关联方企业占用公司资金高达7.6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5%以上。

这一数字不仅远超监管红线,更暴露出复基控股与江苏吴中之间复杂的资金往来链条。

资料显示,浙江复基控股成立于2015年,实际控制人为钱群英,其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复基控股95%的股权。复基控股的业务版图涵盖生物医药、医美大健康、资管互联网平台、工业和商业地产开发、资本投资、商业文娱六大板块。

其中,医药板块的核心资产便是江苏吴中——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老牌药企,2018年被复基控股纳入麾下,成为江苏吴中的间接控股股东。

最新股权穿透信息显示,钱群英、钱群山兄弟通过复基控股、杭州复晖实业、苏州吴中投资三层股权关系,实现对江苏吴中的控制权,其中吴中投资直接持有江苏吴中17.27%的股权,

近年来,复基控股通过江苏吴中平台布局医美领域,战略控股成都尚礼汇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动核心产品AestheFill艾塑菲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

但与此同时,复基控股的地产板块却陷入困境。截至2024年底,复基控股旗下地产项目去化缓慢,资金回笼压力陡增,这或许是其通过关联方占用江苏吴中资金的直接动因。

而作为江苏吴中独立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陈亮则在4月3日针对此事发表声明,称其已尽最大努力履行监督职责,但受限于未能就重大风险事项收到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资料及部分事项的法定调查程序未完结,本人无法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确定性结论,有鉴于此,本着客观、谨慎的原则,本人对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第三、五、二十四、二十五四项议案投弃权票。

履历显示,陈亮同时拥有律师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曾先后在中植资本、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北京嘉源律师所、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现任北京海致科技集团首席财务官。

二、贸易业务掩盖下“体外循环”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产或者上市公司搞利益输送,贸易业务是一个最常用的路径,而江苏吴中自上市以来,一直都保留着规模庞大的贸易业务。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指出,江苏吴中2024年末贸易业务应收账款余额高达10.62亿元,其中逾期未收回金额达10.27亿元;应收票据余额1.9亿元,全部逾期。这些逾期款项的交易对手方,部分与复基控股的关联企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江苏吴中与某复基控股关联方签订的贸易合同中,货物交付后长期未收到货款,而该关联方却通过虚构采购需求、延长账期等方式,将上市公司资金沉淀在体外循环体系中。

更严重的是,江苏吴中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组织的骗取出口退税案也在不久前被曝光,涉案金额达2.42亿元,非法获利1600余万元。不过这一案件的发生时间在在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而钱群英则是直到2018年才入主江苏吴中,所以可能该案并非由钱氏参与。

但是这个钱氏家族显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入主江苏吴中,竟然也开始对上市公司上下其手了。

三、资金链有崩盘风险

7.69亿元的资金占用,对江苏吴中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截至2024年底,江苏吴中货币资金余额为11.52亿元,而到今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竟然只剩下了1.68亿,同时应收账款剧增至21.71亿。

江苏吴中掌上这点钱恐怕连利息和人员工资都不够。一季报显示,公司期末短期借款余额高达13.04亿,应付账款1.57亿,合同负债1.3亿,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11亿,这几项合计就超过17亿!

据公司在4月22日公告,公司及全资孙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因贷款逾期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后续公司银行账户可能存在被进一步冻结的风险。

资金被占用后,公司被迫推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原计划的9亿元投资资金至今未有着落,而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在建工程账目余额只有3517万元,说明该项目可能已经陷入停顿。

值得注意的是,控股股东吴中投资的大部分股份已处于质押状态。2月21日公告显示,吴中投资累计质押股数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1%,占公司总股本的15.69%。但是在2月27日,吴中投资又将浙江炳炳典当的53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使其质押比例降至86.69%。

从控股股东这么高质押比例来看,吴中投资的资金链肯定很不宽裕。经历这四个月的股价暴跌,控股股东很可能已经触及质押平仓线,如果不补充质押物,就有被强平风险。

四、市值四个月蒸发七成多

自公司披露被立案调查以来,江苏吴中的股价就开启雪崩走势。2024年初,公司股价尚在11.99元的高位徘徊,但随后便开启“自由落体”模式。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价收于3.20元,较年内高点暴跌73.3%,总市值蒸发超60亿元。

投资者担忧的是,审计报告中提及的三大风险——贸易业务应收款逾期、协助骗取出口退税、证监会立案调查——均指向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在这场暴跌中,中小投资者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截至2025年3月底,江苏吴中股东户数为11.2万户,人均持股金额从年初的35万元降至11万元。若以4月30日收盘价计算,人均亏损超20万元。更令人唏嘘的是,部分投资者在股价暴跌前曾对公司“医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寄予厚望,却最终沦为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接盘侠”。

江苏吴中的故事,是A股市场又一起典型的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复基控股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手段,将上市公司变成“提款机”,最终导致公司经营恶化、股价暴跌、投资者血本无归。而在这场游戏中,没有赢家——复基控股因资金链断裂面临崩盘,江苏吴中因信誉扫地丧失融资能力,中小投资者则用真金白银为控股股东的贪婪买单。

评论列表

力源
力源 1
2025-05-06 20:30
刑法应设立非法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