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6年,“京剧皇后”言慧珠自缢前,她拉着11岁的儿子跪在丈夫俞振飞面前,嘱托

1966年,“京剧皇后”言慧珠自缢前,她拉着11岁的儿子跪在丈夫俞振飞面前,嘱托他把孩子抚养成人,俞振飞当场答应:我有饭吃,他也有饭吃…   言慧珠,生于1919年的中国,是京剧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星星。出身于清朝王族后裔的言家,由于家道中落,其父言菊朋投身戏剧,创立了名为“言家班”的京剧团,使得戏剧成为言慧珠的命定之路。自幼熏陶于艺术的氛围中,她天资聪慧,学艺迅速,从青衣到武旦,不断突破自我,最终成为梅兰芳的得意门生,也是唯一一个被誉为“女梅兰芳”的艺术家。   1966年的北京,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夜色沉沉,连星星也似乎躲藏起来,不愿见证即将发生的悲剧。言慧珠的家中,一切都静悄悄的,唯有时钟的滴答声回响在宽敞而略显陈旧的客厅里。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空间,现在只盛载着压抑和绝望。   屋内的摆设简洁,一张老式的木桌上摆放着几本翻开的戏剧剧本,桌边散落着几只墨迹未干的毛笔,墨水渗出的痕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愈发凄凉。墙角的老式留声机旁,一些古典唱片随意地堆放着,仿佛是主人匆忙间留下的痕迹。   言慧珠站在房间的中央,她身着一袭简单的家居服,长发随意地挽着,脸上的妆容已哭花,眼中的光芒显得格外黯淡。她缓缓地走向睡房,推开门,望向正在沉睡的儿子言清卿。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的脸上,给这幅图画增添了一丝温暖的色彩。言慧珠的脸上勉强浮现出一抹母爱的温柔,手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头发。   这时,俞振飞的脚步声从外头传来,打断了这一刻的宁静。他身穿一件普通的中山装,面无表情地走进屋内。言慧珠听到脚步声,迅速把儿子的被子掖好,然后带着儿子走出睡房,来到俞振飞的面前。   “你看看他,多可爱的孩子。”言慧珠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的手紧紧握着儿子的手。然而,俞振飞的目光冷漠,他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言清卿。   言慧珠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她拉着儿子跪下,声音低沉而坚定:“请你,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他的未来。”她的话语里没有请求,只有一种绝望的坚决。   俞振飞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简单地回答:“我有饭吃,他也有饭吃。”这句话虽然是答应,但语气里没有一丝温度,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言慧珠没有再说话,她带着儿子慢慢起身,将儿子送回房间,轻轻为他掖好被角,试图把所有的爱和遗憾都融入这最后的轻抚。她在门口站了许久,望着儿子安详的睡颜,眼中满是不舍与痛楚。   回到自己的房间,言慧珠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憔悴的面容。她缓缓地摘下头饰,一丝丝黑发洒落,像是她生命中逝去的每一个希望。她从抽屉中取出一条长长的丝巾,双手颤抖着将其一端固定在横梁上。   当夜空如墨,只有稀疏的星辰与微弱的月光默默守候,言慧珠轻轻踮起脚尖,如同她曾在舞台上轻盈的舞步。她闭上了眼睛,环顾这最后的狭窄舞台——自己素雅而略带忧郁的卧室。这个房间里存放着她一生的悲欢离合,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她曾经的梦想与挫折。墙壁上悬挂的是她的戏服,那些华丽的衣裳曾让她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现在却只是默默地吊挂在那里,仿佛在为主人的命运感到悲哀。   她的手颤抖着将一条精美的丝巾系在房间中央的横梁上。这条丝巾曾是她最爱的装饰,多少次在舞台上随风舞动,如今却要成为她生命的终结者。言慧珠深吸一口气,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无力感,面对不断的生活打击和深刻的失落,她感觉自己再也无法承受。   她的脚尖点地,轻轻悬空,细长的手指紧紧抓住那条织有花纹的丝巾。一个轻微的拉扯,身体便开始慢慢失去平衡,随着一阵微风透过窗户吹进,带动了房间中那些未尽的梦和未竟的诗。   言慧珠的死震动了整个艺术界。消息传出后,无数戏剧爱好者和她的追随者都感到难以置信,悲痛欲绝。她那些曾在台前幕后支持她的朋友和同事,无不为她的突然离世而感到震惊和痛心。曾经的舞台上,她是那么地生动、充满力量,现在却只剩下回忆中的余音绕梁。   尽管俞振飞在言慧珠生前曾经保证会照顾好他们的儿子言清卿,但在言慧珠去世后,他也被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压力所困扰。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自己都难以保证未来,更不用说完全履行对妻子的承诺。不过,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尽力在能力范围内为言清卿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和教育支持。   言慧珠的家人和朋友在她离世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小言清卿。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戏剧界的资深人士,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确保言清卿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帮助他入读了好的学校,提供了学习各种技艺的机会,希望他能够有一个比他母亲更加平稳和幸福的人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言清卿逐渐长大成人,他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天赋,并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众多长辈的熏陶和指导下,言清卿不仅学习了戏剧表演,更是对戏剧理论有了深入的研究。他渐渐在戏剧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