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现象:群众满意,游客满意,政府满意,网友满意,就是有一部门人、以胡锡进为代表的一部分人不满意。 根据公开数据和媒体报道分析,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重庆荣昌这个五一节接住了来自全国甚至来自海外的泼天的流量,在文旅消费、游客接待量和经济拉动等方面确实表现突出,5月1日到5日17:00,累计接待游客约2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57.03%,成为五一期间川渝地区游客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荣昌卤鹅销量290150只,平均每天约6万只,同比增长752.53%。其中,一个拉面店老板,5天增收10万多块。 荣昌五一期间的爆发式增长,源于精准定位川渝短途市场、深耕本土文化IP、叠加消费刺激政策。从数据看,其文旅收入增速、人均消费水平、网络传播热度等指标均远超重庆区县平均值,成功实现“小城市大流量”的逆袭。若持续优化服务配套,有望巩固“成渝微度假目的地”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天涌入40万人,衣食住行怎么办?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区政府立即开放机关食堂。这样的应对非常好,非常及时,非常到位,游客十分满意,但老胡他们却不满意了。 这举两个例子吧,正反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上海一女子打卡荣昌机关食堂后吐槽:这是什么神仙地方?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便宜的饭,足足21个菜,才126元!五个人吃得饱饱的,平均一个人算下来才25块2,而且有荤有素,有主食也有汤!素菜都是2元3元,荤菜也不过10元一份,如果排队吃饭还能领到一瓶矿泉水!还有网友表示:托书记的福,活了三十多年,我终于吃过机关饭堂的饭了。咱就说端午节假期你们会选择到荣昌打卡吗? 第二个例子,前主编胡锡进没有出人意外,国内但凡出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好事情,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他总能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挥洒“春秋笔法”,既要又要还要,阴阳怪气,指点江山,一般的手法是:先铺陈三分表扬的底色,再用七分批判的笔锋勾勒,先扬后抑,暗中带路。这套“三七开”模板屡试不爽。更耐人寻味的是,往往他这边刚按下发送键,海外某些媒体就像接到暗号般蜂拥而至,形成跨越太平洋的舆论二重唱。这样的现象非常好耍,比如这次,刚刚停下对董明珠言论的狂轰滥炸,立即又掉转炮口,对重庆荣昌又一个“三七开”,居然成了“行政力量挤压民间餐饮空间”,这顶帽子,让洋媒大爽。网友质问老胡,您可曾实地探访过那些受益游客?可曾了解过商户的真实反馈?拿着每月五位数的退休金,总不至于连张高铁票都要省吧?这般闭门造车的批判,倒真有几分键盘侠的做派。 这个网友非常有才,他的发现确实经典,他说,最吊诡的是,某些人总能在风平浪静处掀起惊涛骇浪,却在真正的漩涡中心摆出和事佬的姿态。疫苗事件装聋作哑,毒教材风波轻描淡写,面对全民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倒是大谈“发展需要包容”。这手“乾坤大挪移”玩得实在高明——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要挑刺,群众深恶痛绝的事却要和稀泥。不知这般操作,究竟是在迎合哪个次元的“民意”? 干得漂亮,必须点赞,胡氏“乾坤大挪移”、胡氏“三七开”、胡氏“春秋笔法”,太鸡公好玩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