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就要去!”2016年,一个8岁的佤族小男孩被一个男人带出了大山,同行的还有另

“我就要去!”2016年,一个8岁的佤族小男孩被一个男人带出了大山,同行的还有另外9个孩子。6年后,他竟变成了这样! 2016年那会儿,大山里的佤族小村子,穷得叮当响,路也走得能让人急出痱子。孩子们天天念叨着“世界大了去了,咱也想去瞅瞅”,可实际上,能翻过那座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大哥挺身而出,带着10个小家伙,包括8岁的小王发,一起踏上了场说走就走的“探险”。“我铁了心要去啦!”王发乐呵呵地背上小背篓,跟爸妈挥挥手就出发了。网球是啥玩意儿他不懂,反正他觉得外面的世界肯定比老家那几座山头精彩多了。可谁知道,从沧源一路颠簸到昆明,才发现这日子可没那么好过。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得爬起来,拍子挥得胳膊都快掉了,一天得挥七千多次呢!还得长跑好几公里,晚上还得补课学文化——这对一个8岁的小屁孩来说,简直是噩梦级别啊! 刚开始,小家伙们都哭得稀里哗啦地想回家,教练一看,一句话就把他们给镇住了:“别看你们是从山里来的,你们有劲儿、有冲劲儿,天生就是打网球的料!”王发一听,牙一咬,心一横,就挺下来了。这小子虽然害羞,但心里有数,天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进步,每次失误也都琢磨个透。他心里清楚,要想在这大天地里混出个样儿来,就得先把自己给超了!两年后,12岁的王发在上海巡回赛上大放异彩,拿了个男双亚军;再过俩春秋,14岁的他直接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男单冠军奖杯抱回家。那天,老乡给他整了个竹编背篓,他一看,眼眶都湿了,干脆就当网球包背着上了赛场,心里琢磨着:这样乡愁能少点,力气能多点。摄影师大哥眼疾手快,咔嚓一下,“背篓少年”的名号立马火遍全国。 人家夸他,王发挠挠头,腼腆地说:“其实我还有个正经网球包呢,就是那天看到背篓,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他又说:“我们队里的小兄弟们,拿冠军的都好几个了。”就这么几年,当初一块儿出来的佤族娃娃,已经有6个戴上桂冠了。王发呢,他的目标可不止这些,他想的是站上职业赛场,给咱国家长长脸!大山里的娃儿们,靠着心里的那股子梦想劲儿,把命运给翻了个身!他们的茁壮成长啊,还得亏了那些识货的伯乐和社会各界大佬们的关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王发这样的“背篓小哥”,能甩开脚丫子,走出大山,去拥抱那片专属于他们的、大大的未来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