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为什么能当选美国院士而不能当选中国院士?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美国院士每年要交200美元的会费? 中国院士当选之后要发津贴。[看][看][看] 要不中国院士也把津贴给停了? 每年也交个两百块钱会费。 以此杜绝学阀的形成。 中美院士参评存在多方面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评选标准 - 中国:更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要求候选人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需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等项目中创造性解决关键问题,还强调学风正派、品行端正。 - 美国:强调科研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以学术贡献为唯一标准,注重“原创性研究的卓越性和持续性”,只要在学术上具有突破性,即使成果尚未有实际应用,也可能当选。 评选流程 - 中国:每两年进行一次。由院士和全国性学术团体提名候选人,不受理个人申请。候选人需经过严格的公示、多轮评审和投票等环节,整个过程较为复杂且透明。 - 美国:每年评选一次。由至少6名现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联名提名候选人,不接受个人申请。提名和评审过程严格保密,结果仅在正式公布时对外披露,候选人通常到当选后收到通知才知道自己当选。 候选人资格限制 - 中国: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已连续3次被提名为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的,停止1次被提名资格。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 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评选对候选人的年龄、国籍等没有明确的限制,更关注其在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原创性贡献。 院士待遇 - 中国:院士不仅是学术荣誉,还具有较高的行政和经济待遇,享受国家津贴,在科研资源分配、学术决策等方面有较大话语权。 - 美国:院士仅为学术荣誉,无行政权或经济待遇,每年还需缴纳200美元会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