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这两个字,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隐隐作痛,如今,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关键人物——董事长田文华,竟然因为“表现良好”,在狱中五年内三次减刑,从无期变成了有期,最快将在2027年刑满出狱。 当年的那场食品安全危机,不是一场普通事故,而是一场全国性灾难。[微风] 事情的导火索出现在甘肃,一家医院短时间内接诊了多名婴儿肾结石患者,这在医学上极为罕见,医生们排查后发现,这些患病儿童几乎无一例外都食用了三鹿奶粉。 随后多地相继报告同类病例,一时间,全国父母人心惶惶,经过权威部门调查,三鹿奶粉中被非法添加了三聚氰胺! 种工业化学原料,根本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更别说是婴儿口粮,这些孩子尚未学会说话,就已无辜中毒,有的伤及肾脏,有的留下终身病根,甚至有人因此夭折。 而三鹿集团的领导层,正是为了掩盖奶粉蛋白质不足的缺陷,铤而走险添加这种致命物质。 作为企业负责人,田文华不仅没有及时叫停,反而在事件发酵前多次选择隐瞒,直到全国范围大规模爆发,她才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原以为这就是正义的落地。 但如今她因“积极改造”“记功表现”而多次减刑,最终只需服刑15年,2027年便可重获自由,这让人不禁发问:这叫公正吗? 那些家庭,孩子的人生已被永久改变,他们拿什么来“积极改造”? 谁又为他们的苦难“减刑”?一句“表现良好”能抵掉那么多条破碎的童年和痛苦的回忆吗?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