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水硕没用就是一个面子工程,但实际上对于女生来说非常有用,是真金白银的有用,自然就会有大量女生去读。
但大量水硕出现,市场也很快给出了回馈。
相亲市场虽然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自由市场,但因为涉及真金白银的高额利益,大家都会特别较真。一线城市两个中产阶级的婚姻,几乎等于两家百万级企业进行合并。
于是在没有媒体引导的情况下,大家居然不约而同的察觉到了海外留学生含金量问题,大量质疑由此出现。
比相亲圈稍晚一些的,是就业市场,尤其是自由市场下的互联网大厂们。
其实从信息层面来说,他们应该比相亲圈更早认识到问题,但作为大厂有一个决策反应时间,所以会慢一拍。
关注就业市场的应该都记得,差不多在2017年前后,有一个词不断升温,那就是第一学历。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开始强调第一学历占比。
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什么叫第一学历?为什么企业不看最终学历,反而要费劲去追溯第一学历?
不就是在预防英国水硕这样的捷径吗?
如果你硕博是哈佛斯坦福,本科也是清华北大,那么你没有影响。
但如果你硕士是英伦名校,本科却是什么大专,那么不好意思,卡的就是你。
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学历,说白了就是我不认什么英国一年制,美国2+3,我就认本科学校,赤裸一点就是认高考成绩。
因为企业是真心且迫切的希望人才加入的,可海外留学圈各种玩法水分大路子多,又特别隐蔽,企业实在没办法一个个考察你这个模式教了多少有用课程,最后干脆就看第一学历,高考是一视同仁的,最具说服力。
如果你在第一学历优秀的情况下又有海外经历,那就认为你是真才实学而不是镀金来的。
所以事实就是,第一学历,本质就是刚刚相亲圈对留学生的质疑换了个马甲。顺带连国内考研学历也一并考察上了。
而在相亲圈就业圈之后,最后一个传达到的,是公务员国企圈层。
2024年,多省市的公务员选调,开始明确限制甚至“拒绝”留学生。可能某些科研机构会留下引进海外人才的通道,但那都是留给真金白银有能力的留学生。英美澳加等水硕出来的,基本都被明确拒绝。
当然,我相信国企公务员这边也早就意识到留学生含金量问题,但还是那个情况,船大难掉头,机关单位很多决策要考虑大局考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