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423年,朱棣病重。他的三子朱高燧,趁四下无人,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掺

1423年,朱棣病重。他的三子朱高燧,趁四下无人,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掺进父亲的药膳中。殊不知,他背后正有一双冰冷的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他。 说起朱棣,那可是明朝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朱元璋第四子,生于1360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这位爷可不是吃素的,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1399年,他借“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硬是从侄子建文帝手里抢下皇位,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之后,他迁都北京,编《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还吞并安南,搞得大明风生水起。不过,他对建文帝旧臣的清洗也挺狠,手段硬得很。 立储这事儿,朱棣特别上心。他知道皇位之争有多血腥,所以谨慎得很。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可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更得他宠爱。这俩儿子武将气质足,颇合朱棣胃口,但他还是觉得朱高炽稳重仁厚,更适合当皇帝。于是,他一边宠着老二老三,一边坚定支持老大,想平衡这手足关系。可惜,平衡没搞好,反倒埋下祸根。 朱高炽,1378年生的,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这人聪明,擅长文治,就是身体不太行,腿有毛病,走路都费劲。靖难之役时,他守北平,硬是用一万多人顶住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保住老爹的后方。1404年,他被立为太子,多次监国,政绩杠杠的。弟弟们老给他下绊子,他却总以宽容化解,朝臣也挺支持他。这人胸襟真不小。 再说朱高煦,1380年生的,封汉王,勇猛好斗,跟朱棣打仗时立了不少功。可他野心太大,老想着抢太子的位置,跟朱高燧一块儿使坏,诋毁大哥。永乐年间,他手下还搞过谋立的事儿,没成。 朱高燧呢,1383年生的,封赵王,驻北京。这家伙仗着爹宠,做事嚣张。1409年,朱棣看他太不像话,杀了他的长史顾晟,还剥了他的王服。多亏朱高炽求情,才保住命。后来,朱棣给他配了几个靠谱的长史,管着他点,他才稍微收敛。 到了1423年,朱棣病重,这时候朱高燧动了歪心思。他觉得自己机会来了,想通过下毒干掉老爹,加速权力更替。这事虽没直接证据说他亲自动手,但史料里提过他的党羽孟贤等人有类似计划,想推他上位。朱高燧这人,性格阴险狡诈,之前就跟朱高煦一块儿搞乱,《明史》里说他“性险谲”,这回的事儿跟他脱不了干系。 可朱棣是什么人?打靖难时就精得跟狐狸似的,病重归病重,脑子可没糊涂。他早就察觉朱高燧不老实,留了个心眼。这次阴谋直接被他逮个正着,朱高燧的算盘彻底落空。 朱高燧这事儿一出,朝野都炸了锅。朱棣气得要命,本想直接砍了他,但朱高炽跑来求情,说啥手足情深,别杀弟弟。朱棣想想老大的面子,最后饶了朱高燧一命,把他贬成庶人,关进宗人府,永不得出。 1424年,朱棣去世,享年六十四。朱高炽继位,称仁宗。他在位才一年,就干了不少好事,赦免建文旧臣,平反冤案,废除苛政,百姓都念他的好。对朱高燧,他也没赶尽杀绝,安排人照顾他生活。1425年,朱高炽病逝,儿子朱瞻基上位,称宣宗。 宣宗这人果断得很。1426年,朱高煦造反,被他迅速镇压,直接给烧死了。朱高燧吓得不敢动弹,老老实实待在宗人府。1431年,他病死那儿,活了四十八岁,谥号“简”。他儿子接着当赵王,但家族从此没啥动静了。 朱高燧这事儿,搁哪儿看都是个教训。权力这东西,太容易让人变味。他为了皇位,连亲爹都敢害,哪还有啥人性可言?可他忘了,朱棣也不是好糊弄的,这老皇帝精明一辈子,哪能轻易栽在儿子手里。 再说朱高炽,他的仁厚真挺难得。弟弟几次三番害他,他还替人求情,这种胸怀不是谁都有的。可惜,他身子骨弱,干了一年后就走了,不然大明可能更太平。 历史就是这样,权力斗争里没啥温情可讲。朱高燧的失败,不光是他自己野心太大,也是人性在欲望面前扭曲的缩影。古往今来,这种事还少吗?想想都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