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9 年,中国同赞比亚达成 12 架歼 6 战机交易。交易当日,赞比亚赖账,

1979 年,中国同赞比亚达成 12 架歼 6 战机交易。交易当日,赞比亚赖账,仅付百万美元,各国皆嘲中国吃亏。然而,赞比亚随后之举却令人意想不到。 1979年的北京,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赞比亚空军代表团正与中航技代表就12架歼6战斗机的采购合同进行最后确认。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军贸政策从无偿援助转向有偿贸易的重要一步。 "考虑到中赞深厚的传统友谊,我们给出950万美元的优惠价格,而且可以在一年内分月付清。"中方代表语气诚恳地说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急需外汇推动国内建设。这笔近千万美元的交易,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绝非小数目。 赞比亚代表听到价格时脸部微微抽搐了一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赞比亚先支付150万美元定金,飞机交付后再付清余款。合同签订后,中国如约将12架歼6战斗机交付给赞比亚,这些曾是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在国内服役历史上共生产了5200多架。 然而,飞机交付后,中方却迟迟等不到剩余的800万美元。中航技组建了专门的"赞比亚小组",采取"催而不逼"的温和方式提醒对方付款。西方媒体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中国被赞比亚"坑了"。 一年后,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赞比亚国防部大楼的副总统办公室突发大火,连带烧毁了档案室,而中赞购机合同据说就存放在那里。赞比亚随即表示,由于合同和还款凭证被烧毁,无法确认欠款数额,暂不予偿还。 中航技的赞比亚小组得知这一消息,愁眉不展。各国媒体纷纷唱衰,认为中国这笔生意彻底亏了。没想到,中国政府并未对赞比亚采取强硬手段,而是继续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几个月后,一位中国技术人员在赞比亚执行检修任务时意外发现了真相。在与当地工人的交谈中得知,赞比亚当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财政几乎崩溃。更雪上加霜的是,赞比亚还欠着西方国家巨额债务,这些国家催债手段强硬,让赞比亚不得不优先偿还他们的债务,而对中国的欠款只能一拖再拖。 1980年初,出人意料的是,赞比亚驻华使馆武官主动找到中航技,询问中方是否有原始合同副本和以往还款的依据。当中方表示可以提供这些文件时,赞比亚代表承诺,只要中方能提供证据,他们就会按照约定继续还款。 面对赞比亚的拖欠,中国没有选择强硬催债,而是开启了一条全新的合作之路。1980年,当中航技的技术团队前往赞比亚进行飞机检修时,他们拒绝了安排好的高档酒店,选择与当地工人同吃同住。通过这种近距离接触,中国技术人员深切感受到了赞比亚的经济困境。 "我们不仅可以灵活处理付款问题,还愿意帮助赞比亚发展经济。"面对赞比亚方面的愧疚,中国代表的这番话让赞比亚人感到惊讶。中方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将分期付款额度降至每年最低20万美元,最高200万美元,赞比亚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灵活调整。 更令赞比亚意想不到的是,中国还主动伸出了援手,决定帮助赞比亚建立穆隆古希纺织厂。赞比亚虽然经济萧条,但土地肥沃,所产棉花品质上乘。中国提供了超过一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并派遣纺织行业的技术专家前往指导。经过三年建设,这座纺织厂在1980年代初期正式建成,成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的纺织厂。 通过纺织厂的运营,赞比亚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他们也开始逐步偿还欠款。到了1990年代初,赞比亚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这段经历让赞比亚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根本不同,两国关系也因此更加紧密。 1992年7月,中航技向赞比亚推销了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运12。这种飞机1982年首飞成功,曾在赞比亚邻国津巴布韦进行过多次飞行表演,受到非洲各国一致好评。同年11月25日,赞比亚国防部长姆维拉专程访华,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购买2架运12的谈判。 谈判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当双方几乎要签字确认时,赞比亚国防部长突然指出合同金额和预付款有误,并请求中方暂时离场让赞方内部协商。十多分钟后,赞比亚代表又喜笑颜开地回到谈判桌,表示可以按照原合同直接签订。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赞比亚对中国诚信的一次试探。 1994年1月,2架运12如期抵达赞比亚,受到了隆重欢迎。然而好景不长,赞比亚经济再度陷入困境,甚至连航空煤油都难以购买,这导致他们又一次难以按期付款。中国仍然坚持提供零部件和技术支持,确保飞机正常运行。1995年8月,赞比亚追加订购了2架运12,中方再次降低了预付金比例。 1998年6月23日,赞比亚再次向中国采购了8架K-8教练机,价值5000万美元。2005年,当赞比亚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时,中国果断免除了大量债务,帮助赞比亚从55亿美元的外债降至6.35亿美元。2008年,赞比亚终于还清了所有购机合同的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