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最难搞的,不是陌生人,而是“亲上加亲”的那类关系,比如——亲家。 一场孩子的婚姻,让两家原本毫不相关的人坐到了同一桌上,喝着一杯茶。 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又怕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想显得得体大方,又不敢表现得过于客气生分。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那真是一个讲分寸、看教养、拼面子的修罗场。
01 带上一份“体面”的特产,是门槛也是分寸。 现实中,真的别小看这一袋干果、一盒点心、一瓶粮油,它可不是随便糊弄的,而是你对这段亲戚关系的“第一笔投资”。 亲家见面,不在于送多贵重的东西,而在于你有没有这份“讲究”的心思。 我认识一个熟人,他女儿结婚那年,第一次去见亲家。 他妈妈早早就托人从老家寄来一箱茶叶和山货,不贵,但包装干净、质量上乘。 亲家一见就笑了:“这茶我认识,是你们那边的特产,太贴心了!” 这就是关键——不是花钱多,而是东西“讲究”。 你带得粗糙,对方也许嘴上不说,心里却打了个问号;你带得精致,就算简单,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诚意。 记住,不是送大礼,是给面子。让对方知道,你重视这场见面,也愿意走心。
02 带上一句“真诚”的夸奖,是润滑剂也是人情味。 人情社会,最怕“不会说话”的人,尤其在亲家这种关系上。 第一次见面,不求你说得天花乱坠,但起码要有礼貌、有夸奖、有缓和气氛的话。 什么都不说,一脸冷漠,就算带了上千的礼品,也没人敢搭理你。 我有个亲戚,第一次见亲家,不光带了水果,还说:“听说你家孩子在单位里表现很好,咱这娃儿也沾光了。” 一句话,直接把两家的气氛打开了。 对方一听,立马笑开了花,连带着后面的聊天都顺了不少。 夸人孩子,是礼貌;夸人家风,是智慧;夸人长相,是气氛。 一句赞美,不花钱,却最值钱。它是你这份“礼”的外延,是你这次见面的加分项。
03 带上一种“不过分”的自持,是教养也是分寸感。 有些人第一次见面,把自己当成评委,从房价聊到彩礼,从父母退休金聊到车子、工作、工作单位——问得亲家都想翻白眼。 这不是热情,这是没分寸。 人情社会最讲究“把话说到七分、把事做到八分”。 你带的东西再好,话说得太多太杂,也只会坏事。 我有一个朋友的妈妈,第一次去见亲家,除了带点东西外,全程就一句话:“孩子的事他们自己拿主意,我们尊重。” 这一句话,说出了高情商,也给了对方最大尊重。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急着炫耀、也不会主动打听。他们说话有度、分寸得体,让人舒服。 有时候你什么都不说,却让人觉得你很“稳”;你一开口滔滔不绝,却让人开始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