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武则天巨幅真迹出土,曾失传1000多年,这字比《灵飞经》漂亮百倍! 虽然小楷的

武则天巨幅真迹出土,曾失传1000多年,这字比《灵飞经》漂亮百倍! 虽然小楷的笔画严谨,体势精微,最具锻炼作用,但是传世的古人小楷法帖,大多是晋唐、明清时期的作品,晋唐距今久远,少见真迹,拓本跟摹本的字迹,也是模糊不清,难以临学。 至于明清法帖,因推行“馆阁体”,书家笔法删减,不够纯正和标准,点画也过于平整、匀和,少见艺术气息,这一项项问题,令后世困扰不已。 幸好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打扫黄沙,意外发现藏经洞,挖出大量纸本真迹,这些作品小楷居多,而且很多手稿,出自唐代的宫廷能匠。 甚至洞内出土一幅,武则天巨幅真迹,它就是失传1000多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字迹形态看,他与初唐“尚法”理念之下,所写的小楷不同,初唐和市面常见的小楷字迹,大多端庄、精巧,体势比较规整。 而武则天的小楷,姿态多变,笔画波动而曼妙,十分优美灵秀,一别前人的板正感,实际上,这种字体具有专业的名称——“写经体”,晚年时期的武则天,十分痴迷经书,为了给母亲祈福,他组织大型的抄经工作。 经书篇幅巨大,若无强悍的控笔功力,根本无法写成,于是武则天全国选拔,经过层层的严苛筛选,找出实力最强的高手,入宫培训,并抄写典籍,以往小楷的肃气,不符合经书虚灵感。 由此“写经体”应运而生,这幅武则天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极其标准的“写经体”范本,程待宾曾进行摹写,并加以署名,全卷共计5000多字,未经风雨侵蚀,字迹保存的颇为完好。 墨色润丽,细节尽备,犹如初写一般,单字约为1厘米,字字精描细琢、飞动俊逸,凌空蓄力后精准落笔,起笔轻盈灵动,似鹅毛轻触纸面,奠定基调,保证后面的线条和气脉,全都连贯、畅通。 这种笔法与章法、结字,充分调配,全卷错落起伏,疏密有致,尽显动势和艺术活力,当然激荡、秀美的外表之下,也不乏刚健筋骨,以及“楷法”支撑,笔笔弹性十足、骨血兼备,比《灵飞经》漂亮百倍。 如今此作真迹,藏在甘肃神高台县博物馆,因过于珍贵,禁止公开展出,被评为001号国宝,近期范本传出,众人争相临学,若把全卷笔法掌握,基础就算打牢,同时兼得用笔的流逸感,之后不论临摹行书,还是唐楷,皆能得心应手。 而今,我们对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程待宾金刚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