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媒预测中美战争,一旦开战,中方不调动民间力量便难以取胜!未来,如果解放军跟美军

俄媒预测中美战争,一旦开战,中方不调动民间力量便难以取胜!未来,如果解放军跟美军真的打起来了,那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俄罗斯媒体做出预测,如果中国不调用民间力量,恐怕难以取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近期连发多篇分析指出,中美若在台海、南海或朝鲜半岛爆发冲突,中国仅依靠200万现役部队难以单独抗衡美军体系化作战能力。这一判断源自俄乌冲突的经验——当乌克兰获得北约情报支援后,俄军即便拥有火力优势也陷入胶着,最终不得不动员30万预备役人员稳住战线。俄媒认为,现代战争已演变为"混合战争",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渔船船长甚至外卖骑手都可能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力量。 中国渔民近年多次在东海捞起境外投放的声呐浮标,仅2024年就向国安部门移交了17套完整间谍设备。这些直径不足30厘米的圆柱体,能实时监测潜艇活动轨迹,若未被及时发现,可能泄露我军核潜艇出航规律。更值得关注的是民用物流网络,顺丰、京东等企业拥有的50万辆新能源货车,战时经模块化改装即可组成机动补给纵队,其运输效率远超传统军用卡车。 在信息维度,抖音、微博等平台用户日均上传的300万条短视频,理论上可构建起比卫星更密集的监控网络。2023年青岛某大学生拍摄的"外籍游艇异常绕行"视频,直接导致国安部门查获一起企图测绘军事禁区的地缘情报行动。这种全民情报意识,正是美国兰德公司报告中担忧的"非对称优势"。 但民间力量动员面临现实挑战。中国《国防动员法》虽明确战时物资征用条款,可要将700万注册网约车司机、200万快递员瞬间转化为军事力量,需要预先建立的平战转换机制。俄媒特别提到华为、大疆等科技企业的"军民两用"潜力——前者5G基站可改装为电子战节点,后者无人机生产线能在48小时内切换为巡飞弹制造。 对比双方后勤体系,美国依靠全球374个军事基地实现"即时投送",而中国必须依托本土纵深。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既是经济命脉也是战时防护重点。俄军工程师测算,若发动全民参与伪装作业,仅长三角地区就能在72小时内为2000个重要目标披上光学迷彩。 美国智库模拟推演显示,中国若启动二级国防动员(征召预备役和部分民兵),可将战争持续能力从3个月延长至18个月。但这也意味着要承受GDP下降12%、失业率激增8%的经济代价。正如二战时美国"胜利花园"运动,中国可能需要重启"街道兵工厂",把小区地下车库变成无人机装配车间。 俄罗斯战略家格外关注中国的工业韧性——全国6.8万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理论上每月可转化出300万辆军用改装车、50万架消费级改装无人机。这种将"世界工厂"瞬时切换为"战争机器"的能力,正是美军忌惮的"人民战争"升级版。 不过现代战争形态已发生质变。美军"马赛克战"概念强调分布式杀伤链,而中国民间力量的蜂窝式结构恰好形成天然反制。当福建渔民、深圳极客、成都外卖骑手都成为战场传感器时,再先进的卫星监控系统也会陷入"信息过载"。这种全民参与的"超限战",或许才是遏制大国冲突的最佳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