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毛主席向孙中山画像鞠躬,却遭戴季陶嘲讽,主席一句话引全场鼓掌! 1945年8月

毛主席向孙中山画像鞠躬,却遭戴季陶嘲讽,主席一句话引全场鼓掌! 1945年8月28日,一架载着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毛泽东身着灰蓝色中山装,头戴白色礼帽,从机舱中走出,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闪光灯此起彼伏,中外记者竞相拍摄这一历史性时刻。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毛泽东,这像极了好莱坞啊!" 这次重庆之行,表面上是应蒋介石的盛情邀约,实则暗藏玄机。日本投降后,中国面临着和平建国还是内战的重大抉择。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来重庆商谈和平问题,背后却另有算计:如果毛泽东不来,他就可以把"拒不议和,蓄意内战"的罪名扣在共产党头上;如果毛泽东真来了,又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暗中调兵遣将。 毛泽东早已看穿这一切。离开延安前,他在会议上清醒地分析:"现在国家已经进入和平建设阶段,我们的新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但是不要忘记,蒋介石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消灭共产党,所以我们要在和平的条件下学会斗争。"他还特别叮嘱同志们:"我在重庆期间,你们应当揭露蒋介石的一切阴谋,对一切挑衅行为给予迎头痛击。要知道,我军的胜利越大,我在重庆就越有保障越安全。须知蒋委员长只认得拳头,不懂得礼让。" 抵达重庆的第二天,毛泽东清晨在园林中散步,恰好与早起的蒋介石不期而遇。两人坐在石桌旁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预热谈判。面对面接触后,蒋介石才真正感受到对手的分量。一向嗜烟如命的毛泽东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滴水不进,滴烟不沾,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和专注度。 当晚,蒋介石举办了隆重的欢迎晚宴。会场庄严肃穆,中央悬挂着孙中山的巨幅肖像。毛泽东一进入大厅,目光立即被这幅画像吸引。他走到画像前,郑重地行了三鞠躬礼,以表达对孙中山的敬仰和缅怀。 正当毛泽东行至第三躬时,一旁的国民党要员戴季陶发出不屑的冷笑,用挑衅的口吻问道:"共产党的主席,怎么拜我们国民党的先总理?"这一问显然是精心设计的刁难,目的是要让毛泽东在公开场合难堪。 面对挑衅,毛泽东不卑不亢,头也不回地回答:"当然要拜,你我本是一家人啊!"一句话道出了国共本是同源,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随后,他转身面向全场,声音洪亮地说道:"中山先生早年创立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所有从封建帝制下挣脱束缚的人们,都应该永远感谢中山先生!" 欢迎晚宴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亲自拜访戴季陶的桃园住所。这一举动连戴季陶自己都始料未及,因为就在两天前,正是他在晚宴上公开嘲讽毛泽东向孙中山画像鞠躬。 在出发前,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解释了这一决定的深意:"我们不能只拜访国民党左派,还要拜访国民党右派。虽然这些人是反共的,但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我到重庆来就是为跟蒋介石谈判,只有同国民党当权派的核心人物接触,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判准他们的要害。"这番话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戴季陶见到毛泽东时显得局促不安,与他在宴会上的咄咄逼人判若两人。正当两人寒暄间,蒋介石也不期而至。看到毛泽东和戴季陶站在一起,蒋介石愣了一下,半晌才挤出一句:"好,好,都见见也好。" 随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并肩在桃园外的竹林步道散步。蒋介石主动打破沉默:"润之,不妨在重庆多转一转,多待几天。"毛泽东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巧妙地转换话题,邀请蒋介石去延安看看:"去看看人民过的是什么日子,人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一反问让蒋介石颇为尴尬。 蒋介石转而提出:"润之,不要另起炉灶了,一起干吧!"毛泽东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蒋先生给人民一条活路,又何必这么折腾呢?"简短的对话中,双方立场泾渭分明,谁也说服不了谁。 拜访戴季陶后,毛泽东不顾酷暑,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和工商界知名人士。通过这些广泛接触,毛泽东不仅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也打破了国民党长期以来对共产党的抹黑与污蔑。 鲜为人知的是,这次重庆之行的背后,还隐藏着蒋纬国与戴季陶的复杂关系。上世纪20年代,风流倜傥的戴季陶在日本期间与护士重松金子有染,生下一子。面对这一尴尬处境,是蒋介石伸出援手,将孩子交给自己的情人姚冶诚抚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蒋纬国。 蒋介石对蒋纬国视如己出。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1919年7月14日,蒋介石写道:"纬儿不懂事,曾询问过他一次。后来我心里实在不忍。"另一则日记记载:"纬儿手上沾了血,大腿上起了水泡,我很难过,但我恨他的母亲,他没有照顾好。移时稍恙,我心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