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业务指导处获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广州立足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头号力度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在深入实施强区促镇带村、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推进对外帮扶协作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推动广州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当好标杆示范。
先进集体,何以先进?
在广州“百千万工程”业务推进体系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业务指导处。这个处室的职能主要包括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百千万工程”政策文件和重点工作任务、指导并协调推进全市工作部署的组织实施等,发挥着重要的枢纽性作用。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业务指导处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的领导下,研究制定了全市“百千万工程”年度工作要点、全市“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以及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统筹协调各区各部门和汇聚依托企业、智库等各方力量,持续推进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等重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这些实践,走在前列
坚持“一区一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白云、花都、增城、从化四个区打造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将黄埔、番禺、南沙三个区打造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将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个区打造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推动11个区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越秀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十强”,海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荔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天河位列赛迪全国百强区第二位,花都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开区综合水平升至全国第7。从化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增城获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培育典型镇村,激发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深入推动典型镇村培育,2区7镇57村入选省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高标准培育创建第二批“19+226”典型镇村。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全市累计打造美丽乡镇入口通道53处、美丽示范主街37条、美丽圩镇客厅31处、绿美生态小公园148个、美丽河道(碧道)188公里,改造提升57个农贸市场。新建“美丽农村路”109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全市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100%。
黄埔迳下村整体打造282栋连片低碳智慧新型装配式农房,获全国人大、住建部充分肯定。花都平西安置区打造岭南特色未来社区样板,得到联合国人居署高度评价。花都“花漾年华”、从化“生态设计”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越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设计项目获“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一等奖。
突出示范引领,高水平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强化打造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实现整体提升。紧密衔接省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广州片区总体规划,以打造大都市生态优势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范例为总体目标,将广州片区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高地、世界级珍稀温泉康养胜地、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标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2024年,两区新增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太平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温泉、派潭、正果、小楼镇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上九陂村、邓山村等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既是肯定,更是鼓舞
此次表彰,既是对广州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实践成效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先进为标杆、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有力鼓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将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好区、镇、村三大层级,统筹好党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前列、树标杆、作示范,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样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