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园林”)于2025年4月28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复杂态势,其中总资产同比减少9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则增长881.51%。这两个数据变化幅度巨大,反映出公司在过去一年经历了重大变革,值得投资者深入剖析。
营收增长但仍处困境
1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2024年东方园林营业收入为876,891,683.77元,相较于2023年的569,158,990.38元,增长了54.07%。这一增长表明公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拓展,可能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业务策略调整或新业务的开展。从业务板块来看,工程建设、环保业务、工业废弃物销售等板块的营收变化共同推动了整体增长。例如,环保业务收入在2024年达到1,354,959,216.94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4.52%,虽同比有-28.82%的变化,但仍为营收增长做出贡献。
年份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876,891,683.77
54.07%
2023年
569,158,990.38
-
2净利润:亏损收窄但仍亏损严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3,475,027.55元,虽较2023年的-5,082,973,431.64元亏损有所收窄,减亏29.11%,但亏损数额依然巨大。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反映出其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这可能与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市场竞争压力、成本控制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对净利润影响较大,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达-2,403,077,188.28元,主要为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年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3,603,475,027.55
29.11%
2023年
-5,082,973,431.64
-
3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样为负值,2024年数据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经营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较大,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51,681,087.72元,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损益、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等,若剔除这些因素,公司经营亏损状况更为凸显。
财务指标透视经营压力
1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均为负数
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股,较2023年的-1.14元/股有所上升,增长33.33%,但仍处于亏损状态。扣非每股收益也为负数,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未能为股东创造正收益,股东权益面临较大损害。这与公司整体净利润亏损的情况相呼应,反映出公司在业务运营和盈利模式上存在问题。
年份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同比增减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2024年
-0.76
33.33%
-
2023年
-1.14
-
-
2费用分析:结构有变化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30,510,597.97元,同比下降5.62%,至32,326,152.20元。这可能是公司在销售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减少了相关费用支出,但也可能对市场拓展产生一定影响。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618,046,106.98元,较2023年的552,590,551.93元增长11.85%。公司解释因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实施员工安置导致管理费用增加,这显示公司在内部管理和人员结构调整方面付出了成本。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978,406,114.47元,同比仅下降0.16%,为979,958,220.42元。尽管略有下降,但财务费用绝对值依然较高,表明公司债务负担较重,利息支出等财务成本对利润侵蚀较大。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55,981,103.45元,相比2023年的85,167,176.03元,减少34.27%。公司表示因本期在研项目较上期减少,研发投入相应减少。研发投入的下降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业务竞争力。
年份
销售费用(元)
管理费用(元)
财务费用(元)
研发费用(元)
2024年
30,510,597.97
618,046,106.98
978,406,114.47
55,981,103.45
2023年
32,326,152.20
552,590,551.93
979,958,220.42
85,167,176.03
同比增减
-5.62%
11.85%
-0.16%
-34.27%
研发投入与人员变动
1研发投入:规模缩减
研发投入金额为55,981,103.4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8%,而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4,293,766.09元,占比16.57%,投入规模和占比均大幅下降。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从2023年的9,126,590.06元降至2024年的0元,公司基于研发项目未满足技术可行性验证、经济利益预期不明确等资本化确认条件,对相关研发支出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资本化评估。这虽体现了公司财务处理的谨慎性,但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限制公司长期发展潜力,尤其在生态环保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2研发人员情况:数量下降
研发人员数量从203年的360人减少至2024年的213人,变动比例为-40.83%,占员工总数比例从13.21%变为17.75%。公司司法重整期间在研项目减少,研发团队规模相应进行了优化调整。研发人员数量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对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和技术升级带来挑战。
年份
研发人员数量(人)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研发投入金额(元)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元)
2024年
213
17.75%
55,981,103.45
6.38%
0
2023年
360
13.21%
94,293,766.09
16.57%
9,126,590.06
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1现金流状况:经营与筹资现金流有变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514,461.72元,虽较203年的-251,724,959.17元有所改善,增加58.88%,但仍为负值,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创造能力不足,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成本控制不佳等问题。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86,644,648.12元,同比下降31.27%;现金流出小计2,590,159,109.84元,同比下降33.0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666,407.25元,较2023年的-142,530,908.62元,降幅为14.64%。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2,231,108.50元,同比下降31.61%;现金流出小计183,897,515.75元,同比下降21.25%。这显示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仍大于流入,可能在资产购置、项目投资等方面有一定支出,但投资回报尚未充分体现。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977,041.61元,较2023年的166,900,267.84元下降51.48%。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45,539,152.21元,同比下降85.78%;现金流出小计1,264,562,110.60元,同比下降86.40%。公司重整期间融资减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
年份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2024年
-103,514,461.72
-121,666,407.25
80,977,041.61
2023年
-251,724,959.17
-142,530,908.62
166,900,267.84
同比增减
58.88%
-14.64%
-51.48%
2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挑战
市场和行业风险:宏观经济形势波动可能影响电力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在生态版块,地方政府作为主要业务合作伙伴,受房地产行业变化及地方债务清查整顿影响,减少市政园林建设投资,影响公司收款进度。新能源业务方面,行业竞争加剧,优质项目获取难度加大,收益率下滑,且存在弃风限电、弃光限电风险,影响项目发电量和收益。
业务风险:电量电价风险方面,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化改革使电价波动性增加,企业收益不确定性上升,区域电价差异扩大,影响投资回报率。项目开发风险在于审批流程繁琐耗时,增加项目开发成本,可能错过最佳投资时机。利率风险方面,公司部分项目融资借款利率可能随基准利率调整,若基准利率大幅上升,将增加财务成本。不可抗力风险如自然灾害、极端天气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可能导致发电设施损坏、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影响公司电力生产和经营业绩。
资产注入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重整后寻求新资产或业务整合注入,虽对增强盈利能力和拓展业务布局意义重大,但涉及项目挖掘、尽职调查、交易谈判、审计评估、监管审批及整合实施等多个复杂前置环节,存在资产注入工作不达预期的风险。
管理层报酬与公司治理
1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结构待优化
董事长张浩楠未从公司领取报酬,从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独立董事刘雪亮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万元。副总经理李在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7.18万元。整体来看,公司管理层报酬情况需结合公司经营业绩和行业水平进一步分析其合理性,以确保管理层激励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姓名
职务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是否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
张浩楠
董事长
0
是
刘雪亮
独立董事
10
否
李在渊
副总经理
97.18
否
2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但公司在信息披露准确性方面曾出现问题,如广西项目相关成本在2019年发生调减,但未在当年相应调减营业收入,导致2019-2022年年度报告及“20东林G1”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存在错报,反映出公司在财务核算和信息披露管理上仍需加强。
东方园林2024年虽在营业收入上有所增长,亏损有所收窄,但在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现金流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业务发展策略、成本控制措施及风险应对成效,以评估其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