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工作标准化真的很重要
今天在上海高院开庭。
🙋♀️特别感慨,律师代理案子的工作真是丰俭由人。
我们是再审程序好几个月后才接手的,但很多关键事实和证据竟然是我们接手后才梳理和找到的…
🌈律师工作没有考试检验,更多时候做到什么程度,全靠律师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好奇心。
🌈法庭上没有"超常发挥",只有"准备充分"。后面阶段所谓"证据突袭",往往源于前期工作的系统性缺失。当律师把"办案标准"交给个人经验时,案件质量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哪个环节会突然塌方。
🙋♀️我们团队坚持的铁律:不做"差不多先生",死磕标准化流程。从万元标的的小额诉讼到上亿争议的商事案件,每个案件必经12道标准化工序:
✅ 案件复盘五步法
原审败诉案件必做的"尸检报告":判决逻辑拆解→证据链缺口诊断→诉讼策略反向推演→关键事实交叉验证→程序违法检验确认。
✅ 证据清单九维度
独创的"证据坐标系"工作法:从时间线、法律要件、争议焦点、对方抗辩预判等9个角度立体梳理证据。
✅ 庭审攻防压力测试
模拟法庭不是走过场:设置"对方律师+法官"三重视角拷问,每个案件都要提前演练问题清单。
上周的二审胜诉判决,今天法官的一句“你们确实非常认真负责”,让这一切都有了意义…
PS:图一是p的,不让拍照[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