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位“恶霸”写的神仙书法,赵孟頫看了也要嫉妒,康熙终生都在学他! 用人品论书法

这位“恶霸”写的神仙书法,赵孟頫看了也要嫉妒,康熙终生都在学他! 用人品论书法,乃是艺术鉴赏的最大误区,千百年来,“字如其人”蒙蔽大众,把书法评赏的标准带偏,令人无法客观,实际上,鉴赏书法和国画、瓷器一样,不能主观臆断,要从艺术层面出发。 首先分析笔法,观察筋骨、血肉状态,以及结字和章法等,与技术相关的因素,之后剖析作者的情感,包括格调、气韵等等,确认是否达到“人笔合一”的境界,唯有这样,做到全面客观,才能选出真正的“好书法”。 就像明朝,上海有一位“恶霸”,因欺男霸女的民间传言,书法遭到讥讽,被骂“浅薄”“不可学”,然而回归艺术层面,他的字迹出尘脱俗,堪为“神仙书法”,蕴含魏晋气韵,赵孟頫看了都要嫉妒。 此人就是董其昌,他的学书历程,与常人不同,少时并未刻意练字,17岁参加会考,因字迹丑陋,屈居第2名,自此董其昌发奋学书,入项元汴的府内担任“馆师”,得见真迹,遍临历朝法帖。 尤其对“二王”和赵孟頫学的深刻,继承古人刚健筋骨、绰约姿态,基础扎实,同时他不被古法束缚,因痴迷禅宗,依据自我喜好,创造“生秀淡墨”之法,虚灵清雅、平淡天真,这种气貌和境界,确有晋唐水准。 欣赏公元1628年,即63岁写的《行书三赋》,好似“仙女下凡”,美得令人心醉,内有《读书赋》、《梅花赋》、《思田赋》,共计1000多字,单字约为2厘米,行笔畅意自如、婉转灵动。 多用笔尖书写,腕力运笔,气力和美感兼具,着墨偏为清淡,但是对比鲜明,墨色随笔势、情感变幻,飞白处似云烟缭绕,浓墨处如点睛之笔,极具妙趣和动感,还有几分清逸、萧散的优雅格调。 清朝时期,康熙十分喜爱“董字”,终生都在学他,还多在他的墨迹后面,撰写题跋称赞,其中有一段写道:“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又言:“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此帖就是如此,极具天然之美,时常临摹,既能初步了解“二王”笔法,提升自身水平,还可以感受灵动性,和悠远的艺术境界,赋予字体灵魂。 而今,我们对董其昌《行书三赋》,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董其昌行书三赋读书赋 梅花赋 思田赋 台博藏本 高清复刻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