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航天长峰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1.60亿元,同比下降16.09%,归母净利润-2.46亿元。业绩下滑主要受高端医疗装备业务市场落实不及预期及公共安全业务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其中,高端医疗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99%,公共安全产业营业收入下降7.5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981.08万元,同比下降33.89%,净利润为-4282.52万元。
尽管业绩承压,航天长峰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上取得显著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ECMO系统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多款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提交检测或注册,并突破基于PWM控制的空氧混合控制技术、分布式DCDC拓扑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此外,公司建成数字化呼吸机、麻醉机生产线,形成呼吸机年产能3000台、麻醉机年产能1000台的生产能力,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024年,公司完成自筹资金研发项目79项,新立项38项,申请专利33项,获授权25项,并获批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公司入选国资委《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名单》,与高校合作成立多个创新平台,如光电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加强干部队伍规划,年轻领导干部占比提升至15%,并首次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技术研发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公司计划确保ECMO高端医疗装备取证上市并实现销售目标,同时在新型安防领域寻求突破。此外,公司还将深化产业化协同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尽管当前面临市场挑战,但航天长峰在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上的投入,为其未来复苏提供了潜在动力。
航天长峰在年报中强调,2025年将确保完成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和科研生产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力争在营销拓展、产品化工作及新型安防领域实现新突破。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品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赵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