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胜股份”)于2025年4月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则呈现显著增长。以下将对和胜股份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数据概览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元)
3,333,074,867.74
2,905,054,716.43
14.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80,465,597.51
141,787,952.13
-43.2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418,543,742.18
-132,728,127.13
415.34%
核心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盈利能力受挑战
营业收入: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33.33亿元,较上年增长14.73%。从业务板块来看,汽车部件营收21.22亿元,占比63.68%,同比增长9.80%;电子消费品营收7.25亿元,占比21.75%,同比大幅增长33.31%,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表明公司在新能源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布局取得一定成效,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业务的拓展。
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6.56万元,同比下降43.25%。净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成本上升、费用增加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尽管营收增长,但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公司需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153.12万元,同比下降45.32%,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进一步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减弱,非经常性损益并非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主营业务的盈利质量有待提高。
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较上年的0.51元/股下降43.14%,主要受净利润下滑影响,反映了股东每股收益的减少,对投资者回报产生不利影响。
扣非每股收益:扣非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45.32%,同样体现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盈利水平的降低,凸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
费用有增有减,关注财务费用变化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1693.85万元,较上年的1704.40万元微降0.62%,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维护方面的投入相对平稳,未因营收增长而大幅增加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15538.59万元,同比增长8.39%。增长原因可能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的管理成本如职工薪酬、折旧费等有所增加。公司需关注管理费用的增长趋势,确保管理效率的提升与费用增长相匹配。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2524.30万元,同比增长37.08%,主要系公司借款增加所致。借款的增加可能是为了满足业务扩张或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成本,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压力。公司需合理规划资金,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15691.61万元,同比增长7.80%。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公司技术驱动的发展战略。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和消费电子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现金流表现不一,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显著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9亿元,较上年的-1.33亿元大幅增长415.34%。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96%,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9.74%。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回笼情况良好,成本控制有效,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亿元,同比下降34.20%,主要是2024年理财类产品支付的现金增加较多。公司在投资活动上的现金流出增加,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或进行资产配置,但需关注投资风险,确保投资回报能够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9万元,同比下降99.58%,主要是2024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较多。公司在偿还债务,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但也可能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需合理安排筹资活动,确保资金链的稳定。
研发投入持续,人员结构稳定
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为15691.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1%,较上年的5.01%略有下降。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在多个领域开展研发工作,多个研发项目已取得成果,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助于公司保持技术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研发人员情况:研发人员数量为514人,与上年持平,占员工总数的11.11%,较上年的10.81%略有上升。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有所增加,其中本科人数增长11.19%,硕士人数增长40.00%,反映了公司对高素质研发人才的重视和引进。稳定的研发团队和合理的人员结构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
风险与挑战并存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公司生产经营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影响。若国内经济放缓或政策调整,可能影响下游客户需求,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地缘政治风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可能引发部分国家采取反倾销税、高关税等措施,影响公司业务布局。公司应关注产业政策变化,合理规划业务,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铝锭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可能影响公司成本和利润。公司通过灵活定价、套期保值和管理降本等方式应对,但仍需关注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产品质量责任风险: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对质量要求高,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若质量管控出现漏洞,可能面临客户质量索赔。公司需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关联
董事长薪酬:董事长李建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5.1万元,其薪酬水平可能与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及个人职责履行情况相关。在公司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董事长薪酬情况可能引发投资者对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匹配度的关注。
总经理薪酬:总经理李建湘(兼任)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5.1万元,与董事长薪酬一致。总经理对公司日常运营和业绩负有重要责任,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度值得关注,公司需确保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公司业绩提升。
副总经理薪酬:副总经理李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82万元。副总经理在公司运营中承担重要职责,其薪酬水平反映了公司对其工作的认可和激励,同时也需与公司业绩和行业水平相匹配。
财务总监薪酬:财务总监李信(兼任)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82万元。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薪酬与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相关,公司需确保薪酬激励能够促使财务总监有效履行职责,保障公司财务稳定。
和胜股份2024年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下滑,面临一定挑战。公司需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费用管理,合理规划投资和筹资活动,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稳定的研发团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潜力,公司应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应对风险和提升业绩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