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图徐徐展开,史书中的疆域轮廓与游戏中的山河重叠,一场跨越千年的历史对话就此开启……最近,一款产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最新现象级游戏《燕云十六声》火出圈,让海外网友也纷纷催更。
这到底是个什么游戏?简单来说,它是一款以五代十国末期至宋初乱世为历史背景的开放世界武侠角色扮演游戏。
该游戏以“燕云十六州”这一真实历史地理概念为切入点,让玩家“穿越”,亲身经历那个英雄辈出、市井繁华的时代。但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只是游戏,更像一座“可互动的历史博物馆”。
小人物也能当“侠客”——再现“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是人们对“武侠”的经典想象。
而《燕云十六声》河西版本的剧情,颠覆了这种常规的叙事,让玩家作为小人物“麻布袋”,既非侠客豪杰,亦无名门光环,却以凡人之躯践行“侠义”真谛。
“真正的文化传播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建立理解和共鸣。”产品策划赵旭彤表示。
如游戏中“问渠几许”等任务,再现了西北人民历时数代开凿坎儿井的壮举。他们以沙漠有尽,子子孙孙无穷地坚持,引出水源。
这段历史的分享让无数玩家共情,甚至还有海外玩家被“安利”去查坎儿井的历史,直呼“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该游戏通过主线剧情融入历史人物,与虚构故事交织,任务线涵盖家国大义与个人命运。可同时支持单人、多人、联网等三种模式,满足玩家的不同社交习惯,也可自由调整游戏难度。
考古级还原——让文物在数字时空“复活”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着一枚铸造于唐代安西军孤城时期的“大历铜钱”,这款制作粗陋、铜色混浊的文物,但在《燕云十六声》里,它却成了关键道具,串联起小人物“麻布袋”的一次不平凡的追寻。
游戏中,玩家可穿越时空体验大唐将士“隔绝十余载,发尽白犹守孤城”的悲壮。而游戏外,也掀起讨论铜钱背后历史的热潮,这正是主创团队“让文物开口说话”的设计初衷。
更绝的是,游戏里还原了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的场景,玩家可以走进画中的宴会,和千年前的古人“同席共饮”。有网友调侃:“以前历史课死活记不住的画,现在玩个游戏全记住了!”
像这样基于历史文物的创作在《燕云十六声》游戏中还有很多。如游戏还原了南唐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玩家在游戏中犹如走进繁华热闹的开封樊楼,和千年前的古人“同席共饮”。
技术加持——复原“千年前的开封城”
虹桥、樊楼、大相国寺……如果你去过开封,可能会觉得游戏里的街景“眼熟”,因为团队直接把《清明上河图》搬进了游戏!
有玩家把游戏画面和现实开封的对比视频发在网上,评论区最多的就是“哪个是游戏?哪个是现实?完全分不清!”而这背后,是团队在光影表现等多个技术方面进行了突破与精进。
此外,主创团队为了让玩家踏出的每一步都带着历史的质感,细致考证了宋代铺地砖的纹样。这样的细节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建筑、物件、人物、服饰等设计中。
如南御街的设计参考了《梦粱录》《咸淳临安志》等古籍,酿酒村“神仙渡”还原了《北山酒经》记载的工艺流程,连斗鸡、相扑等市井娱乐也严格遵循宋代规制。正如部分玩家评论:“这不是游戏,而是一座可交互的数字化历史博物馆。”
文化+科技——让文创产品出海的杭州方案
作为国产创新力作,《燕云十六声》历时6年研发而成,成就了当前市面上最高水准的PC和移动端画质!自开启出海计划以来,凭借独特的武侠世界观和沉浸的江湖体验,以及对中国五代十国历史文化的考究和深度还原,在全球玩家群体中收获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有外国网友留言:“以前觉得中国历史很遥远,现在想亲手‘走’进那个时代!”
目前,游戏的相关视频在YouTube、TikTok等海外平台获得超2000万次的播放曝光。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海外媒体报道已经累积超过了3000篇。主创团队也受邀登上了英国Edge杂志,科隆展直播庆典,索尼发布会等全球级的展会,与全球玩家和媒体多次见面。
接下来,游戏将于5月在海外开启二测。
“希望能成为一座桥梁,让全球玩家在畅游江湖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赵旭彤表示这也是创作团队的初心。
这些数据的背后,离不开高新区(滨江)对文创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和持续投入。2023年,滨江区创新推出“区级优质产业项目遴选奖励政策”,特别为高品质游戏开发项目开辟了专项扶持通道。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燕云十六声》在研发过程中获得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全方位支持,这为游戏在技术研发、文化考据和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悉,作为浙江省动漫游戏第一区,滨江诞生了大量以“文化+科技”向年轻一代、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的优秀产品。2024年,该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81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8.1%!而《燕云十六声》正是“文化+科技”的典型——用游戏让年轻人爱上历史,让老外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