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世界最完整“天人合一图”,揭开天地宇宙奥秘,如今成了法国“国宝”! 古往今来,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是不是有天堂或是地狱?是不是有投胎转世一说?这都困扰着很多人。 儒、释、道三家对此有着自己的一套说法,尤其是释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建构了天上、人间、地下一整套“循环系统”。 释家的经文多晦涩难懂、深奥渊博,寻常人基本看不懂,因此就有了“经变”这种东西,将理论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更直观,而且即使不识字也能看得懂。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在长安翻译经文、教导弟子,他所译《阿毗达摩俱舍论》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描绘宇宙运行、“天人合一”的经典。 为了能让众弟子充分理解奥义,他将此书内容画成了一幅《三界九地之图》,并交由寺院进行复制,而原版则被送往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保存。 1000多年后,1900年时藏经洞被意外发现,这件《三界九地之图》终于重现世间。全卷完完整整,没有任何缺损。 此图问世后,立刻成为研究书法、绘画、宗教、哲学的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法国人伯希和慕名而来,用尽方法,于1908年将它买下带回本国,至今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是该国的“国宝”之一,还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级珍宝”。 此图文物编号为P.2824,纸本彩绘,纵213.6厘米,横29.3厘米。这幅图揭开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将人体的脊柱与各界相对应,不仅准确而且更加身临其境。很难想象在解剖学尚不发达的唐代,老祖宗是如何如此准确在观测人体结构的。 《三界九地之图》画面下部以环状纹饰象征虚空,其上依次为风、水、金“三轮”构成的世界基础,金之上左侧绘铁墙铁门,右侧以马形动物,体现因果轮回。再往上便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七重金山与铁围山形成环形布局,山间咸水海分隔出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日月宫位于须弥山腰,中层为欲界六天。图中九山八海的环形结构与中国传统“天圆地方”暗合,须弥山两侧的善法堂、圆生树又融入印度神话元素。画面顶端以摩尼宝珠收尾,象征修行终极目标——超越三界烦恼,证得涅槃解脱。 这幅《三界九地之图》绘制的极为细致严谨,图画旁还有文字加以说明,不论是修行者还是普罗大众,都曾从此中有所开悟,是提升人生境界、增长智慧、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件“宝图”。 而今,我们将这幅《三界九地之图》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进行了纯手工立轴装裱,便于您欣赏和悬挂。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敦煌法藏《三界九地之图》(逐字校对带译文版)高清原大复制品微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