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米容易积累重金属砷?
人类早在数百年前便知道砷有毒。砷无色、无味、无臭的特性,使其曾经是古罗马与中世纪欧洲宫廷中对付仇人的一个常用投毒手段。然而,单次微量摄取并不会导致中毒。
过去数十年间,研究发现:长期接触极低剂量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更容易与人体生物分子相结合,对身体造成伤害。虽然无机砷天然存在于岩石与土壤中,但无机砷也可能来自于矿采、煤炭燃烧及其他工业制造过程的副产物。因此,无机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下水中特别常见,包括:南美洲、南亚和中亚部分地区。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美国有超过7%的私人水井使用者(约210万人)的饮用水中无机砷浓度超标。全球约有1.4亿人的饮用水中砷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值。
除了饮用水以外,人类通过饮食摄取无机砷的主要来源就是大米。例如欧洲的地下水中砷含量较低,大米就是欧洲人摄入无机砷最大的食物来源。
全球约75%的大米都是通过灌溉水田的方式种植。杂草会抑制大米的生长,但是大米能在水中生长,而杂草不能,因此水田里种植大米不需要喷药、不需要人工除草。但缺点是:由于田地被淹没,土壤中没有氧气。在缺氧环境中,土壤中的厌氧菌会将砷当作呼吸时的电子受体来代替氧气。然后这些厌氧菌再与土壤中的其他矿物质发生反应,使得砷更容易被植物根部吸收。
研究人员预测,随着全球气温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这种情况会变得更糟。土壤里的细菌有了更多碳,加上气候变暖,变得更加活跃。
[星R]无机砷增加患各种癌症风险
让公共卫生专家忧心的是,随着对无机砷的研究越深入,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似乎越大。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于2025年1月更新了对无机砷“致癌效力”的评估,综合所有新近研究后认定:砷作为致癌物的效力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强。
现在已有充分证据显示,砷不仅增加皮肤癌风险,还会提高肺癌和膀胱癌的风险。
除了癌症,无机砷也会提高罹患心脏病与糖尿病的风险。若孕妇摄入,还会增加胎儿或婴儿死亡的风险,或导致婴儿出生体重过轻,或出现神经发育问题。
在大米摄入量高的人群中,即使是微小风险也会慢慢积累起来。根据预测,数十年后,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将可能面临相当大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