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378.58%,陷入亏损。这一业绩表现引发市场关注,背后凸显公司在业务转型与市场环境变化中面临的挑战。
营收净利双降,业务结构调整阵痛显现
营收下滑36.92%,业务转型致规模收缩
报告显示,拓斯达2024年营业收入为2,871,635,739.80元,较去年的4,552,706,288.00元,同比下降36.92%。公司持续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的战略转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大幅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规模,该业务收入较2023年度下降超50%,是营收下滑主因。
分业务来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4,929,508.17元,同比下降22.05%;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收入511,214,658.83元,同比增长18.67%;数控机床业务收入308,164,325.12元,同比下降11.71%;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1,229,494,453.73元,同比下降54.22%。
净亏损2.45亿元,多因素致盈利能力下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241,282.16元,与去年同期的88,033,380.14元相比,同比下降378.58%。除业务结构调整影响,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部分客户因竞争加剧、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导致项目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进一步影响净利润。同时,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及计提,基于审慎性原则,对部分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进行单项减值计提,对可能存在减值迹象的商誉计提减值,这些都对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费用与现金流状况
费用有降有升,研发投入仍居高位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86,711,215.73元,同比下降11.62%;管理费用191,036,917.82元,同比增长5.62%;财务费用39,494,578.22元,同比下降14.79%;研发费用109,173,798.83元,同比下降20.89%。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持续投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波动,经营投资筹资各有表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271,103.33元,同比下降43.68%。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80,666,861.46元,同比下降9.82%;现金流出小计3,071,395,758.13元,同比下降7.85%。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67,221,951.29元,同比增加71.90%,主要因理财周期缩短,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频次增加;现金流出小计1,789,507,590.98元,同比增加74.49%,源于结构性存款理财赎回频次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285,639.69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43,551,332.69元,同比增加2.65%;现金流出小计1,086,284,065.94元,同比增加14.0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732,733.25元。
风险与挑战并存
业务转型风险:项目收缩影响短期业绩,长期前景待考
公司主动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虽利于长期业务结构优化,但短期内对营收和利润冲击大。若转型过程中不能有效提升其他业务盈利能力,将面临业绩持续下滑风险。
客户风险:下游行业波动,账款回收存忧
公司下游客户集中于光伏、锂电、3C等行业,部分客户因竞争加剧、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导致项目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若宏观经济波动或下游行业周期性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增加,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风险: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需加速
所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密集,若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现有产品和技术可能被替代。技术人员流失或核心技术泄露,也将削弱公司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拓斯达在产品类业务上已展现积极迹象,如工业机器人、注塑机等业务收入增长。未来,公司需加快业务转型步伐,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客户结构,加强技术研发与保护,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业绩回升与可持续发展。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战略实施效果及风险应对能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